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统计学也是一种统治学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善平
日期:2012-12-13 17:59:25
谁的统计分析报告更加全面、精准、权威、可信,关乎国内多元政治主体之间的统领权争夺战,那么,在全球范围之内,谁的统计分析报告更具完整性、科学性、前瞻性、公信力,则关乎国际多元政治主体之间的统领权争夺战。
以美国为例,其中央政府不仅定期发表针对本国的统计分析报告,还定期发布针对全球各国的统计分析报告,由美国在二战后建构并主导的联合国、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堂而皇之地定期公布全球统计分析报告。此外,由华尔街金融寡头掌控的惠誉、标普、穆迪三大资信评级公司,更是定期发表自诩权威的全球资信评级报告,从而在1997年亚太金融危机、自2008年延续至今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四处兴风作浪。至于兰德公司、福特基金、布鲁金斯学会等半官半民的咨询公司、基金会、科研机构,也会定期发布全球评估报告,直接为美国发动侵略战、舆论战、人权战、信息战、金融战冲锋陷阵。所以,美国之所以能公然以“世界领袖”自居,始终与其强大的统计主导权息息相关,其统计工作的全球性、战略性、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确非其他国家可以比。因此,中国若要成长为“负责任的大国”,自当在自觉反思借鉴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
三、我国领导者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综上所述,我国各级领导尤其是高级领导,必须尽快学会从国际政治经济斗争全局的战略高度审视现代统计,不仅要在国内建设发展中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在国际政治经济斗争中做到胸有成竹。放眼全球,立足本土,唯有如此,才能兼顾内政与外交,加快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
就我国内政而论,正如中央再三强调的,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落实科学统筹,才能体现科学政绩,从而实现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统计学与统计术的科学性,既要体现在指标体系的精密设置上,更要体现在组织体系的独立完备上。今天,我国正面临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政治军事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难题,全国统筹计量、考核、规划、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提升统计理念,改革统计制度,完善统计指标,落实统计法规,确保统计独立,强化其“科学发展指南针”与“政绩考核指挥棒”功能,乃是提升我国各级政府领导力的根本。为此,必须格外重视“外国人乃至中国国民都怀疑中国统计数据与分析报告”的新情况,设法尽快全面提升我国统计工作的品质与形象,确保“中国数据”的全球公信力,从而打赢“全球统计话语权与主导权争夺战”的第一仗。
就我国外交而言,中国正处于“大国赶考期”。如果说当年进军北京是“进京赶考”,那么,今日进军世界堪称“世界大考”,能否适应并引领全球化浪潮,成为我党执政的新考验。无论是在确定战略机遇期之时,还是在制定国内施政日程表之际,我们都不能不充分考虑国际情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国内事务轻、重、缓、急的顺序。光摸清自己的家底已经远远不够,还必须摸清他国家底。相应地,就统计工作而论,必须尽快改变我国外交决策严重依赖外国统计分析报告的现状。无论是西方政府还是其掌控的国际组织,抑或西方的资信评级机构、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专业行会、民调公司、大型媒体,其“全球权威统计分析报告”未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