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融合性民主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思路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夏 行
日期:2012-03-20 10:34:46
需要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发展融合性民主,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但归结起来,还是要从整体上去谋划,注意各个制度之间的有机连接,形成配套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体系的整体效应,以此来整体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这里,笔者重点就融合性民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谈些总体性设想。 1.坚持基层选举的融合与互动,以“二选联动”推动基层直选科学化、规范化。其一,从发展趋势来看,党内的基层选举与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基层选举互动、联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既有鼓励党支部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参加村委会竞选的,又有鼓励党员参加村民代表和人大代表竞选的,更有引导优秀的非党村委会成员入党的。对于这种村“两委”“二选联动”的趋势,应该顺其势而为之,进行通盘考虑。要尽快为这种联动式的选举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以程序来保证在“联动式”选举中选举人自由选择的权利,绝不能再做“群众不需要党需要,群众不欢迎党欢迎,群众不信任党信任,群众不依靠党依靠”的怪事。其二,从完善环节来看,要通过基层群众参与党内提名环节,使党内选举扩大到一般群众,特别是对于乡镇党委书记的选举,要在某些环节中加大普通党员和群众的参与力度。同时,要增强选举的竞争性,提高群众的公认度。差额原则要贯穿推荐、考察、选举等工作的全过程。要逐步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实现由低比例的差额选举到较高比例的差额选举转变,从而有效解决差额比例过小、竞争性不强或“陪选”等问题。其三,从拓展领域来看,重点要把“公推直选”模式向非公有制企业、社区、社团、机关等其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拓展。与此同时,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有向上累积转移的趋势,因此,要在村(社区)积极推行的基础上,向与民众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乡镇、县市等更高层次发展,重点要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乡镇党委“公推直选”,并逐步扩大和提升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范围和层级,把直选和扩大差额选举的做法向县级党委延伸和推广,选择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县级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试点。要坚持党代表直选与人大代表直选联动,鼓励优秀党代表参加人大代表竞选。重点是要改进和完善党代表遴选机制,探索乡县两级党代表选区直选制。党代表直选是一个融合了平等参与、差额竞争、直接选举、过程公开等内容的综合性选举过程。搞好党代表直选,就要适当减少组织提名,扩大群众提名,倡导自荐提名,保证参与的平等性;要保持必要的差额比例,增强选举过程的竞争性,全面展示候选党代表的素质。相信随着“公推直选”制度在全国乡镇党组织的普及,随着县级党内选举制度改革试点的进行,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融合发展必将呈现一个健康有序推进的崭新局面。 2.坚持民主参与的融合与互动,以党务公开带动公共权力阳光运作。其一,要构建开放的党务工作运行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务公开,探索建立“党务发言人说党务、亮党务、评党务”制度和党务发言人联户制度,及时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党情党务。坚持党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协调并进。党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在性质上的共性,决定了二者协调推进的必然性。因此,在安排部署上要将党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基层组织的工作范畴,实行党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在内容、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