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1月下期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术/刘子宁 刘付周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子宁 刘付周
日期:2020-01-20 17:24:33
【摘 要】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和以权术相驭的用人方法,使其阵营出现了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情况;刘备知人善任以及注重情义、以情留人的用人艺术,使其在政治、军事、经济基业最弱和人才来源短缺的情况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孙权虚心纳谏、厚相结纳、充分信任的用人之道,使吴国成为三国中实际存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三人的成就说明,用人之道便是成功之道。
【关 键 词】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用人
【作者简介】刘子宁,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刘付周,男,中共河南省纪检委三室,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廉政思想。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02-0086-03
一、曹操的用人之道 在群雄逐鹿中原的东汉末年,曹操将一大批能人、智者聚集在麾下,文有端方正直的荀、“奇佐”军师郭嘉、深谋远虑的程昱,武有雄武过人的典韦、“虎痴”许褚、忠勇无双的庞德等。在东汉这种群雄纷争割据的情况下,谋士与将才选择主公时首先考虑的便是他们的综合实力,例如占据天下九州中的几处、是否扼险要之地、拥有多少军队、粮草辎重是否充足等。无论从财力还是从正统性来讲,曹操均不占优势,但其阵营却出现了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情况,这与其高超的驭人术密不可分。
(一)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
曹操对贤才十分渴望,强调选拔人才以才能为主,认为非德才兼备的人也可以有重大贡献,奉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第一,他重视贤能,却不在乎人才的人品,不把节操作为用人的重要标准,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魏种事件。兴平元年,曹操东征陶谦之时,陈宫因不满曹操杀吕伯奢事件,游说陈留太守张邈一同背叛曹操并投入吕布帐下,一时间兖州各郡县纷纷响应,仅剩下鄄城、范城和东阿三城依旧归属曹操。曹操知晓兖州叛乱后,颇为自信地认为魏种一定会忠于自己。可惜事与愿违,魏种叛逃了,曹操勃然大怒,表示一定不会轻易饶恕他。魏种仓皇逃窜到射犬,曹军攻下这里后,魏种被擒,曹操不仅未杀掉魏种,反而授予他河内太守一职,因为曹操认为魏种有才能,可以治理好此地。第二,他不计较人才之前的行为,招降纳叛,只要诚意归顺,一概既往不咎并委以重任。官渡之战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闻讯来不及整装,急忙赤脚到营外迎接;袁绍属下的文人陈琳,长于文笔,曾起草《为袁绍檄豫州文》辱骂曹操,但是曹操抓住陈琳后并没有杀他,而是不计前嫌,任命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一职;张辽原为吕布部下,下邳城破后归顺曹操,此后屡立战功,守卫合肥时更是创造了“张辽止啼”的佳绩。第三,不拘一格降人才。曹操从来不问贤才的出身,不以门第和地位任用官员。乐进出身低微,本为帐下吏,但因先后斩杀淳于琼、严敬等大将,一步步被曹操提拔为大将,与张辽、于禁、张和徐晃四人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官至汝南太守的满宠,最初也只是一郡的督邮而已。
(二)以权术相驭的用人方法
权术即手段,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技巧和策略。曹操用人的权术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极尽拉拢。当关羽兵败被俘后,曹操尽管清楚关羽忠于刘备,迟早会弃自己而去,却依旧对关羽大加赏赐、加官晋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