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4月下期

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探索/李振英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振英 日期:2019-04-12 11:05:27
  【摘  要】受处分党员干部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包括:带来国家损失、危害群众利益、损坏党员干部队伍形象、诱发形成“破窗效应”。当前各地有关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有益探索总结起来主要有: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教育帮带机制;跟踪管理,让受处分党员干部不掉队;健全考评机制,完善受处分党员干部启用通道;全方位监督,确保教育管理出实效。应从以下方面完善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全国统筹,抓好顶层规划;实行差异化教育;建立“解除处分不解除关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关 键 词】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顶层规划;差异化教育;激励
  【作者简介】李振英(1988— ),女,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政干部领导学、行政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8-0008-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掀起一股反腐浪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党和政府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查处了一大批违法乱纪的干部,受处分党员干部数量增大增多。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实践“四种形态”,共处理204.8万人次。其中,立案审查人次仅占5.8%。
  党员干部犯错误,不能“一棍子打死”。当前受处分党员干部的现状是轻处分占大多数,重处分是少数,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更是极少数。对大多数的党员干部执纪问责的目的不仅仅是问责,而是通过教育管理让受处分党员干部打开心结、放下包袱变“有错”为“有为”,让受处分党员干部跌倒后站起来。这才是执纪问责更重要的目的。
  
  一、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内涵可追溯于问题干部,最早对问题干部进行研究的是浙江磐安县。早在1995年,浙江磐安县就出台干部提醒书制度,给那些有轻微错误但够不上党纪处分的党员干部及时提个醒。[1]干部提醒书制度更偏重警示和问责。2012年,山西长治市开展了对问题干部召退回的试点,召退回的干部参加免职培训,强调通过培训提高问题干部的工作胜任力。问题干部包括两个层面含义:一是违法违纪被查处通报的干部,二是因工作拖沓、办事不力受组织处理的干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的内涵与问题干部的内涵有所重叠也有所区别。本文研究的受处分党员干部指受到开除公职以外的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仍在处分影响期或处分期内的党员、公务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各地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早就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学术界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当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研究严重滞后于各地实践。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受处分党员干部数量不断增多,“重处罚,轻教育”的现状急需扭转,多地探索构建“处罚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机制,相关理论研究也应跟上步伐。二是当前相关报道多是本地报纸宣传本地经验,对各地试验探索做法的整体研究不足。
  
  二、受处分党员干部可能存在的不良表现及潜在危害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