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11月下期
对立统一:科层制与家长式领导的融合与发展策略/肖 静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肖 静
日期:2021-12-22 10:15:2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领导者是人才选拔的直接执行者,因此,领导者自身特质会对任人唯贤的科层制人才选拔产生影响。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差序格局特征,社会成员会将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与行动的重要标准,就家长式领导个人而言,其用人标准更加倾向于关系、忠诚等,当领导者在科层制组织中进行人才选拔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任人唯贤与忠诚度之间的结合,这是因为任人唯贤与忠诚度之间也不是绝对对立关系,与领导者关系紧密的员工能够被更好地认知,其能力与才华更容易被领导者发掘,这样的员工被提拔后会进一步提升对领导者的忠诚度,更好地服务组织,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再严密的组织也很难完全避免“举贤不避亲”,反而是科层制应利用关系、忠诚在人才选拔中的积极作用,使得忠与贤能够实现兼得。这种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标准使得家长式领导能够以自身魅力获得员工忠诚,进而充分挖掘员工才能,使得组织成员能力与忠诚度逐渐提升,为组织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动力。
(三)地位差别与等级意识
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科层制中,领导者与员工的不同职位是专业分工的结果,领导者对员工进行管理是组织制度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员工服从与忠诚的是组织制度而非领导者,因此,领导者与员工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二者仅是工作关系。但实际上,组织中存在着明显的地位差别,领导者所掌握的权力、资源使其居于组织核心地位,员工对领导者存在着很强的依附性,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下,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依然是上下级关系的主导类型。这种情况表明,现实中的科层制并非理性状态,是存在着领导者对员工的主导意识以及员工对领导者的服从意识的。这种状态是符合家长式领导基本逻辑的,家长式领导之所以命名为“家长式”,就是因为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位差别,员工对领导者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因此,在组织实际运行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地位差别以及等级意识使得科层制能够容纳家长式领导,家长式领导能够在科层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家长式领导是一种本土化领导模型,这是因为这种领导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当然,科层制被引入中国也经历了本土化改造,即中国各种组织中所运行的科层制与韦伯论述的科层制之间存在诸多差异,科层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逐渐具有中国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科层制与家长式领导之间的对立关系并没有那么激烈,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二者之间的并存性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着厚重的家长制特征,家长制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选择。在家长制范式下,个体将家规家风作为行为准则并将其扩展到社会领域。由于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在科层制运行过程中,领导者依据组织制度展开的行为很多就带有很强的家长式风格,甚至在很多组织中出现了家长式领导对科层制度的取代。我们暂且不论这种形式的优劣,但这种形式充分说明了中国本土情境下科层制与家长式领导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中华文化包容并蓄特征的重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科层制与家长式领导的融合也体现出阴阳学说的平衡思维,这需要领导者有意识地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科层制与家长式领导实现动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