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11月下期
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逻辑生成和探索历程研究/胡晶晶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胡晶晶
日期:2021-12-22 10:02:02
等。这对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凝聚新时代的价值共识等文化使命提出了更为具体和更高的要求。动力机制强调的是社会推动力量,平衡机制强调的是社会有序化运行的状态,以把差异控制在社会安全的限度并防范消极不良的差异因素出现。[6]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以及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推动,都肯定了文化需求以及文化生产力解放的社会动力内涵,并逐渐纠正了以文化过度介入政治的平衡机制。但目前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经济动力单一片面化,文化平衡机制不健全或能效没有得到释放,三个机制不协调问题突出,致使各种挑战公序良俗的文化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其实质就是在力图整合三个机制,以体现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未来中国共产党担当和践行文化使命,应自觉主动地从整体性和协同性角度来系统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优势和社会发展机制。一是优化导引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举好文化使命之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文化使命之魂;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使命之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文化使命之向。二是完善文化的动力和平衡机制,鼓励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的文化因素,以社会文明程度规范约束经济动力和利益驱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价值、力量。
其次,在于求解中华文明主导下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和话语权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成就,事实上已到达一个根本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实质是不同文明主导下的人类现代化路径选择。将资本主义等同于现代化并以此输出西方现代化文明的基本构件是“大航海”以来的“共识”和通行准则,也由此形成了现代化理论思维框架。在此框架之下,一种观点认为非西方文明无法实现现代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崛起也必然具有西方现代化的实质性“丛林”逻辑,因而“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等论调一直不绝于耳。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要回答的不仅仅是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全面进步,更是能否为世界、为人类现代化提供另一种文明选择。其关键则在于如何使东方文明的文化思维方式参与现代化的评判,以改变原先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失衡所导致的话语权失衡,并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国之治”强大的价值感召力、制度吸引力、政党亲和力以及民族凝聚力。
再次,在于真正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本质。笔者认为,文化使命并不仅仅是党自觉领导文化建设的思路和行动体现,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本身的先进性特质。当下学界的共识是,“中国共产党已转型成为融性质、作用、角色、地位、使命、责任于一体的使命型政党”[7]。可以说,没有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这面旗帜,中国共产党也就失去了为之奋斗的方向和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也就失去了价值依托与目标指向。基于此,“使命—担当”话语下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建构始终强调党的全方位建设,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时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