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11月下期
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逻辑生成和探索历程研究/胡晶晶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胡晶晶
日期:2021-12-22 10:02:02
同的思维方式和问题化解能力,塑造着中国人独有的中国气节、中国操守、中国性格。但是,唯当中国被卷入世界历史秩序之中,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视域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被决定性地开辟出来之时”[2],文化命运才由统治者的“家天下”转移到人民手中,这才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政党文化使命问题。
中国人始终以不断机变的文化格局、文化心态、德治使命自觉进行民族危亡的思想讨论,但事实上,文化标准和规则早已被西方文明等级划定,中国文化愿景实现的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手上。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的巨大鼓舞之下,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改变命运的新武器,更主动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一新型政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共产党清醒地认知其应当肩负的以人民为立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使命,文化使命始终内蕴其中,即共产党必须在“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同时,也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自觉担当阶级意识启发以及精神革命之使命。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充分吸收了其政党使命性本质特征,一经成立,便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鲜明的无产阶级文化愿景、独特的文化自觉主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以及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探索和回答着究竟该以何种动力和力量将人们凝聚为有机集合体、维系国家统一。这种使命确立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帝王中心”的历史观、“奉天承运”的政治使命观,呈现出政党与国家和民族、与人民、与中华文化的交互统一,文化使命也从德治理想下个体形态的“忧以天下”“舍我其谁”逐步转向了组织形态建构。可以说,正是这种政党使命感使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将中华民族文化的选择权和独立自主的发展权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并以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着人民自己的、而非王侯将相或仿效西方文明的思想和文化体系,领导中国人民挺起民族精神脊梁,汇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力和向心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的重要文化密码和显著优势。
二、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探索历程和基本经验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救亡图存以及对整个民族生存方式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艰巨任务。中国社会各政党政治力量的历史命运,归根到底由其是否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来决定,其中最为根本和迫切的是能否建立一套适应这种现代化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描述和解释体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便面对着这一系列问题,在确立了文化使命的合法性、正当性之后,便正式开启了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方向指引、信念支撑、精神动力的文化使命百年艰辛探索之路。这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于革命目标,确立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独立之路。一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其文化必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在救国救民的道路探索当中,文化斗争成为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一种求生竞胜的救国意志。这一时期,文化使命塑造的重点在于如何最大可能地巩固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及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同,从而为民族解放和现代民主提供共识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