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0月下期

双重逻辑引导下政党生命力与政党规模的内在关系研究——基于函数关系模型的分析/周 赟 徐玉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 赟 徐玉生 日期:2021-11-17 17:15:40
的扩增速度开始快于政党生命力的提升速度,由此依靠前者推动后者增进的边际效益会逐渐递减直到为0,届时党员发展数量将累积达到饱和状态,凭借规模扩大带动政党生命力提升的规模化效益达到最大水平,总效用不会再累积增加。
  一方面,随着政党规模的不断增大,政党内部的组织结构会愈加复杂、细化,以便于有效协调与集中控制在纵向等级与横向同级的不同层面之间的成员行动,这种愈加细化的组织结构是随着规模扩增必然出现的状态。然而纵横分化的组织结构如果过于细化,就极易引发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在协作分工的具体运作中职责权限的不清晰、程序流转的不顺畅,从而呈现出条块分割的杂乱局面,进而导致内部协调成本过于庞大,由此加剧了在内部运作中不必要的资源消耗,造成了内部管理效率过于低下。因此从长期来看,平均成本必然会被不断抬高,乃至提升到由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量被完全抵消。增加成员的初衷是将便于协调控制组织内部的协调成本来代替具有高风险的外部交易成本,然而随着成员数量的持续扩增,组织内部管理的协调成本将会持续增大,届时达到边际协调成本等于外部交易成本的状态,两者间的最优界限由此确定,此时通过扩增规模推动利益增加已经达到极限。超过此极值的规模扩增不仅不会产生利益增量,而且会使利益存量发生绝对减损,因为边际效用已经递减为负,由此造成总效用的逐渐减少,最终使得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呈现反比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党员数量在趋于饱和状态的情况下持续不断扩增,终将导致由人数激增所带来的收益分配水平的下滑,这就造成成员间在对集体利益的分享方面不再是完全相容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的,集体利益开始由相容性向排斥性进行过渡,因而通过协调成员行为来开展集体行动的难度开始加大,由此逐步引起党内凝聚力、执行力与组织力的下降。可以说,此时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处于正反转化的过渡状态的原因在于,集体利益已经处于相容性与排斥性并存的复杂状态。对于老成员来说,新增加的成员已经开始削减他们对于集体利益进行分享的消费量,消费水平的下降意味着个人所付出的行动成本与行动收益之间的利润差额开始减少,由此不断促使集体利益朝着排斥性方向转变。[6]当政党规模扩大到极值,相容性的集体利益达到转化的临界点。也就是说,超过极值的规模扩增将会促使集体利益完全转变为排斥性的,也就将导致成员之间难以达成利益协调,严重制约政党对外行动的有序开展,使得政党的利益实现与目标追求受到阻碍,由此引起政党生命力的衰减,最终造成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呈现反比状态。
  2.转化关系状态中的社会行为逻辑分析
  一般来说,制定规模化的发展策略可以促使政党达到成熟政治组织的标准:政党获得大规模的社会支持,以此在公民社会中构筑坚实广泛的群众根基、在国家生活中占据不可忽视的政治地位,从而为政党同化社会势力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制度化措施的有力实施促使政党文化鲜明突出、组织结构科学合理、规章制度完备全面,从而为规模化的组织运作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政党在稳定有序的轨道上获得持久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说,此时的政党正是由于紧紧依靠共享观念来配合规模化发展,将那些在思想认知上存在诸多差异的党员进行思维聚合进而产生合力,使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