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0月下期

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基于话语传播视角/欧庭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欧庭宇 日期:2021-11-17 17:13:38
切相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三大陷阱”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受到的影响源自西方国家所贩卖的“修昔底德陷阱”与“塔西佗陷阱”。进一步来讲,就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诋毁与否定,以及自身国际形象塑造能力的不足。
  就西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造成的影响而言,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解与偏见成为长期存在的外在挑战。一方面,部分欧美国家政府肆意抹黑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将中国作为威胁其国际霸权地位的“假想敌”,制造了“中国式新殖民主义”“社会主义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蓄意诋毁中国共产党的歪理邪说,妄图进一步否定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否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所擘画的发展性前景。另一方面,西方媒体的“认知赤字”给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向世界输出注重少数人利益的“民主”、金钱至上的“自由”、毫不顾忌普通民众生命利益的“人权”等观念,以“为世界主持公道”“为少数人鸣冤张目”为借口,以新闻舆论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的内政、外交、国防等进行干涉,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曲解为“专制”,将全面从严治党曲解为“争权”,试图以妖魔化、傲慢化话语抹黑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就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内在因素而言,困境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塑造国际形象的能力不足。从话语内容来讲,对过去的执政成就总结较多、对执政理念宣传较少,即我们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成就,尤其是我国精准脱贫战略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但对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的传播不足,未能向世界人民讲清讲透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了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养老、居住等民生问题,使国际受众群体难以体会中国共产党带给中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话语方式来讲,对世界人民的话语需求把握不足,导致话语传播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延续着单向政治传导的情况,缺乏对国际受众的传统习惯、国情、信仰等的深入调研,未能及时转变为与国际受众群体之间的双向对话方式,导致党的宣传媒体与国际受众群体之间的双向互动程度不深。从话语自信来讲,现阶段的“中国话语”存在两种情况,即“简单沿用西方国家既定的话语方式来解释中国,主动放弃话语权;简单地将带有鲜明国内特色的语言生搬硬套到国际场合,忽略外部受众的接受习惯和方式”[1],未能形成贯通古今中外、突出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体系,尤其是对一些界限模糊的差异性执政问题的阐释力不足。
  (二)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本质追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恰好对应着善于自我革命、善于担当作为、善于拓荒创新等执政形象,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国际形象提供了全景参考。
  一是善于自我革命的本质形象。这里的自我革命,不仅仅反映在思想层面的学习教育上,而且体现在党所进行的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反腐败斗争上。针对全党的思想教育,无论是毛泽东指出的“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还是习近平要求的&ldqu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