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9月下期

多元共治背景下领导权威呈现方式探析——基于我国镇级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蒋明华 罗 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蒋明华 罗 萧    日期:2021-10-19 11:29:17
政治动员。二是信息共享网络。社会治理主体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代表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对同一事物也可能具有不同甚至相互抵触的看法。在此背景下,上级政府领导班子应以其权威组织并构建信息共享网络,确定相关议题、搭建交流平台、维护沟通渠道,促进各方面的治理主体相互交流并达成共识。
  2011年,汕尾市在其辖区内的鹅埠、赤石、小漠和门四镇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了实现对合作区内各镇的行政区划调整,汕尾市首先在鹅埠、赤石、小漠和门四镇的干部群众中讲解和宣传与深圳共建合作区对当地发展的好处,然后将深汕特别合作区定位为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试验田,联合深圳市多次邀请省领导到现场视察和指导工作,最终为合作区争取到了地级市管理权限,行政区划调整取得初步成果。而在此之后,为了争取汕尾四镇尽快融入深圳发展圈,加快深圳对合作区经济社会的主导,汕尾市委积极推动形成“深汕特别合作区联席会议领导小组”,通过该平台向省政府汇报地方企业和民众诉求,同时将省政府和深圳市的战略意图传达给合作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干部群众。最终,2017年广东省政府以《关于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的批复》的形式将深圳市、汕尾市和合作区四镇的利益分配方案制度化,而合作区内的四镇以深圳市的“10+1”的模式(深圳的辖区包括深圳的10个行政区和1个其行政区之外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在事实上实现了行政区划调整。
  在领导鹅埠等四镇的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汕尾市首先构建了政治动员网络,向民众宣传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给鹅埠四镇的公共设施、产业发展和民众就业等带来的好处,以减小行政区划调整可能遇到的阻力;同时,对鹅埠四镇的基层干部进行教育和业务培训,以增强其区划调整的动力。然后,抓住深圳市委书记同时是广东省委重要领导的这一特点,联合深圳市将政治动员网络延伸到省委等更高的行政级别,实现了高层政治动员。另外,汕尾市构建的信息共享网络对鹅埠四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最终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利益分配方案出台前,汕尾市促进形成“深汕特别合作区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这一平台,其目的在于构建信息共享网络。最终,汕尾市委通过这一网络在基层民众、深圳市和省政府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力促进了最终方案的出台。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元共治背景下,领导权威呈现方式在网络维度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二、话语维度
  话语本身是指人们说出来和写出来的语言。而随着时代的演进,话语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已经演变为一种权力。在多元共治背景下,新型领导权威需要通过话语来发挥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策略统一,通过话语的构建和宣传,形成新的制度以协调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从而使领导集体所采取的策略能够与各方面利益结合起来。二是政治动员,通过地方话语适应上级的领导权话语,使得地方治理进入高层战略视野,实现治理的尺度上移。
  2001年,中央多个部委联合提出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合理确定城镇行政区的数量和规模,修订现行设市标准,实行‘县改市’与‘镇改市’并存的设市模式,适度增加设市数量”。从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镇改市”早有规划。但是,直到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龙港镇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