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8月下期

我国社区治理风险态势与处置对策/丁 琼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丁 琼 日期:2021-09-27 16:15:31
的行政组织,但接受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政府机关的工作指导,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承担着其延伸的职能,完成其下达的大量任务目标,呈现出行政化趋势。这使得社区组织的自治性特点不鲜明、自治水平较低,且自治能力难以真正提高。与行政影响过度风险密切相关的是基层权威弱化的风险。社区治理强调多元共治,但并不排斥且需要一定的权威。[2]当社区组织承担过多的行政职能时,其社会性权威可能会被削弱。制度性风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制度化的风险。制度一经确立就可能产生路径依赖,最终将难以适应对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管理,由此可能产生制度缺位、制度错位、制度不配套等制度化风险。在制度运行中,若管理层级衔接不畅、潜规则盛行,则会弱化制度的有效性,使制度执行的效果打折扣。
  (四)认知风险
  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判断决定着应对风险时的行为选择,而主体的风险认知能力差异可能迟滞风险应对。因此,社区治理各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视为风险的一部分。从风险认知看,基于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处置经验差异,主体间对叠加的风险存在认知偏差。面对新产生的风险,社区主体可能缺乏对未知事物的认知;面对专业性强的风险,社区主体可能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面对复合型风险,社区主体可能因思维固化而应对较为机械等。从多元价值观念看,人们因秉承不同观念而对风险形成认知偏差。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存在的扩散性风险,某些人可能宁愿维护个体的出行自由,也不愿意进行自我约束;面对突然发生的事故灾难,某些人为维护权威或为保障自身利益,可能会对隐藏的风险刻意选择性忽视。当今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交织,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凝聚众多人的共识并不容易,基于思想观念冲突的风险不容忽视。
  二、社区治理风险的特性
  (一)风险出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并存
  在全球化语境的风险社会里,风险的出现是必然的,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体都无法真正置身于风险之外。诚然,风险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对于具体社区而言,社会风险的出现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即哪种类型的风险以何种形式出现、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影响哪些人群,往往是不确定的。
  (二)风险转化的不平衡性
  风险是非成型的危机,其转化成危机有一个过程。对于具体的社会风险而言,其转化成危机或转危为机的可能性是不相同的。在环境风险中,自然风险因其产生于自然力而具有不可控性,安全隐患则源于人为因素,这两种环境虽都可能带来较大范围的影响,但公众对于前者的风险接受度会高于后者,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配合度也较高。在结构性风险中,社区居民身份的多元化以及社区居民的流动性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化,加上贫富分化与治理主体博弈的影响,不同社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一,风险转化的可能性也随之不断变化。在制度性风险中,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会影响社区应对风险的效率与效果,加之部分社区的自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可能造成风险应对失败。在认知风险中,提升风险认知能力不仅是对社区管理者的要求,也是对全体社区居民的要求。在风险认知基础上,社区是否敢担当、能作为,直接决定着风险的转化方向。
  (三)风险影响的层次性
  无论是哪种社会风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