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6月下期

党员报到助力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与优化策略/许亚敏 赵聚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许亚敏 赵聚军 日期:2021-07-28 16:30:12
建的主要着力点。实践中,这一时期各地都将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作为社区党建的工作重点。然而,由于社区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基本挂靠在工作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缺乏对其进行引导和约束的必要条件,这就使得社区党员普遍缺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动力和意愿,社区党组织很难通过党员这一重要载体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党组织已完全不具备单位所具有的资源调动和管控能力,陷入了角色缺位和失位的困境。再加上社区自治力量发育的严重不足,城市社区逐渐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集聚地,社区党组织亦呈现出悬浮化趋势。
  第三,区域化党建:社区党员的“再组织化”。历史经验证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有力保障。而且在社区内,居住地党员对居民的各类需求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因此,要提升社区“两委”服务群众的效能,社区党员的全面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实践中,很多党员尤其是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群众的意识淡薄,他们长期脱离社区的党组织生活。在此情境下,各地结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打造党内良性政治生态的系列重要举措,突破传统的单位制党建模式,要求党员向工作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报到”,突出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属地管理。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党员报到的制度设计,重点开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将社区党组织从社区服务的后台推向前台。具体来看,社区党组织联合辖区内单位形成的共建共治的“大党委”区域化党建机制成为各地强化社区党建的典型探索。这种以条块整合为核心的党建模式,实质上是对在职党员等群体的“再组织化”,即通过明确党员组织关系的双重隶属激发和推动党员个体积极参与社区、参与服务,实现了“从纵向、封闭、各自为政的单位制党建向横向、开放、有机联系的区域化党建的转变”[2],切实扭转了社区党组织被边缘化的格局。
  二、现实分析:党员报到的运行机制
  (一)党建引领:党员报到的核心抓手
  党员报到机制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以党建为核心抓手,明确了社区党建创新的整体目标、实现路径与方式选择。[3]其中,党中央主要发挥了顶层设计、统揽全局的作用,地方积极主动探索,以打破党内条块分割为主要特色。期间,区域化党建在实践中被不断充实和细化,成为整合社区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基本载体。在此情境下,党员报到不再仅仅是一种义务,而是逐步演变为一种规章制度,乃至是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具体来看,党员报到机制要求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均须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真正走出“单位人”身份,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安排,切实参与到社区的党员活动和志愿服务中来。可以看出,这一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党员群体的职住分离问题,首要目的是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在职党员的管理,并借此开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例如,天津市某党建模范社区通过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积极对接,创立了五星党员考评法、党员手册管理法和荣誉积分激励法,以此规范党员管理,明确党员报到的目标要求、考核指标和参与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为每名党员发放管理手册和记录党课学习、报到时长等内容,对党员的社区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并根据在职党员的行业特点与服务意向发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