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5月下期
角色理论视角下嵌入型干部的实践困境与因应对策/矣成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矣成汉
日期:2021-06-25 16:50:18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治理再度回归国家政治的话语体系,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作为国家与社会的治理连接点,嵌入型干部因其特殊的结构位置被赋予多重角色,在结构性因素和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遭遇诸如角色超载、角色异化、角色冲突等困境。须从结构与能动两个层面着手,通过改进考评体系、优化选派机制和提升基层自主性三个方面消除嵌入型干部的角色扮演困境,以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关 键 词】角色理论;嵌入型干部;基层治理;角色扮演;考评;选派
【作者简介】矣成汉(1989— ),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治安治理。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社区重点人员监控和特殊人群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项目编号:2018YFC0809702)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10-007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治理再度回归国家政治的话语体系,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在以往的基层治理实践中,传统科层制自上而下的权力指令式治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基层社会陷入“无增长式发展”[1]的治理困境。对此,非科层化的运作特点成为国家嵌入社会的创新举措。[2]作为非科层化运作的核心要素,嵌入型干部成了国家与社会的治理连接点,特殊的结构位置赋予嵌入型干部多重角色。在结构性因素与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嵌入型干部的角色扮演遭遇诸多困境,角色压力由此而生。基层治理关涉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嵌入型干部如何履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引导和带领基层社会有效治理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有学者认为,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村干部分为本土干部和嵌入干部,具体而言,嵌入干部又具体细分为大学生村官、挂职村干部、兼职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四种。[3]本文言及的嵌入型干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四种干部类型,广泛指涉非本土生长的外来型基层干部。本文尝试运用角色理论,从结构与能动两个层面综合考察嵌入型干部这一角色在具体实践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对策。
一、嵌入型干部角色扮演困境的现实表征
(一)角色超载:治理任务的超量设置
为推动国家权力向基层延伸,整顿基层组织涣散,破解治理难题,嵌入型干部要承担来自国家、派出单位和基层组织等不同主体赋予的工作任务。一方面,这些任务目标的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加班加点也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与生活的失衡导致部分嵌入型干部缺乏必要的休息,亚健康的身心状态转而影响工作开展,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任务目标都要接受上级单位的督导检查,目标设置、过程控制等管理技术将这些任务目标进行了量化切割,在确保进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监控的无形压力。与此同时,报表、迎检、考核等各类事务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嵌入型干部更是疲于应付、无力招架。
(二)角色异化:治理行为的形式化演绎
巨大的任务压力不断冲击着嵌入型干部的承压极限,由此诱发部分嵌入型干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行为异化。首先,痕迹主义滋生。为应付上级考核,本应用于说明查证、总结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