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5月下期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治理/孙志效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志效 日期:2021-06-25 16:34:57
这也就是“大而不倒”的困境,即在出现债务危机后规模越大、人口越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能够得到率先救助。因为这些地区的危机伴随着极高的外部效应,如果不能有效缓解危机则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更多的是对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供给的考量,如果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使得这些系统受损,那就会对人民直接利益造成损害,甚至还会威胁社会稳定、影响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会倒逼中央政府对其进行帮扶,而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举债偏好。用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中央政府会主动给地方政府“收拾烂摊子”来维持现有政治局面。地方政府也察觉到了中央政府的行为逻辑,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其非理性融资举债的不良风气。因为进行违规举债的地方政府很多,中央政府即使了解到地方政府有意为之,但也缺乏有效的惩处策略,这实则加速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产生。
  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生成逻辑——内部功利与外在工具
  (一)内部功利动因:地方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
  一定水平的隐性债务是能够发挥积极效用的,但一部分官员存在着机会主义的功利动因。地方政府官员在获取资源上是具有强动力的,为了自身的政绩需求,政府官员会积极游说上级政府以获取更多财政预算资金。这种行为的效果并不显著,为在任期内获得备受瞩目的政绩,借债就成为地方政府官员的“捷径”,既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充足资金,又具有隐性特征,但这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严重地增加了隐性债务风险。
  1.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新制度经济学开创者威廉姆森将事前机会主义界定为逆向选择,将事后机会主义界定为道德风险,这两种机会主义产生的前提和根源都在于信息不对称,一方利用信息优势签订协议使自身受益而对方受损。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情况是比较显著的,相较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明显,在不完全理性的驱动下地方政府会采取逆向选择、甘冒道德风险。在中国政治运行模式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是绑定、连带、相互依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地方政府举债、中央政府保底”的潜在担保体系,机会主义的产生就来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债务风险补救预期,地方政府的预期越高越会进行非理性举债。
  2.地方政府债务监督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与强化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是行政外部监督不足。首先,权力机关监督不力。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使得地方政府官员的任免取决于中央政府,人民代表大会虽然作为权力机关,但其对地方政府的实质性监督有限。其次,司法机关监督不力。在地方,司法独立是非常困难的,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其监督力被削弱。二是行政内部监督不足。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来自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和审计部门,自下而上的纵向监督与横向监督在现行政治模式下是非常有限的,主要依靠的就是自上而下的纵向监督,但正如上文所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中央政府的监督效度,并且层级越低信息不对称就越显著,监督难度就越大,增加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外部实现工具:融资平台与PPP&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