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4月下期
领导者打造韧性组织的思维向度与实践策略/张玉琢 黄 乔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玉琢 黄 乔
日期:2021-05-26 16:18:28
,组织是具有特定结构并能够保持内部系统稳定运行的社会实体。结构和机制可以比喻为组织的“骨骼”和“肉体”,结构是架撑起组织的重要支点,机制是维系组织运行的关键节点,只有“骨骼”与“肉体”有机融合,组织才能够稳定存在并灵活运行。
韧性组织要真正发挥作用,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将是两大核心基础。不同的组织因其规模、功能、目标等差异,结构各有特点。但从广义来讲,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社会团体等,都难以完全脱离科层制的“理性牢笼”,普遍具有“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虽然这种结构框架为组织提供了稳定的系统基础,但辩证来看,科层制亦具有层级固化、指令传递链条长、信息失真风险高等天然劣势,完全依赖科层制或类科层制结构红利,很难应对当前复杂变幻的风险环境。因此,领导者需要理性审视本单位的职能权限和组织体系,依托扁平化的结构框架,建立起灵活的运行机制,在保证组织常态化工作稳定运行的同时,形成一种具有跨层级、跨空间的运动式、非常态化机制,增强组织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的结构张力。结构化与运动式协同是韧性组织的核心要素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化与运动式之间存在本质性差异,二者在协同中要科学统筹、明确边界、设置规则,否则容易产生组织失序或权力异化风险。
(三)方法: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
科学与艺术是组织管理的两大力量来源。韧性组织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统一。科学性作为一种工具理性,为组织供给理论指导、运行效率、发展动力;艺术性作为一种价值理性,赋予组织价值导向、文化内核、精神需要。二者皆从不同维度提供组织对抗风险、化解冲突的能力。因此,韧性组织要充分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在不断优化科技赋能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
现代组织的科学性愈加凸显,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求层次也显著提升。组织作为共同体,是由个体构成的,其本质中的人为因素不容忽视。因此,韧性组织需要聚焦组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从共同体到个体的视角挖掘隐性力量,以从个体到共同体的思路提升显性能力。要通过组织关切、个人保障、奖惩激励等方式,唤醒个体的潜在力量,并以组织文化、价值观念等作为个体力量的汇聚之路,促进组织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科学性提供组织运行发展和对抗风险的理性工具,艺术性挖掘组织的内生性潜在能力,因此,韧性组织需要兼具科学韧性和艺术韧性,并将其有机契合,二元归一,以提升组织抗风险能力。
(四)理念:标准化与个性化兼容
标准化是塑造组织规范、形成组织规则的必要方式,个性化则是培养组织风格、营造组织文化的重要手段。韧性组织需要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实现某种平衡,保持和谐共存的兼容状态,既满足组织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又凸显组织的特有属性。
标准化是构建结构严整、运行有序、科学高效组织的重要条件,能够有效规避组织松散、随意性强、流动性大等弊病,提高组织的稳定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制定科学的制度、严谨的条例、细化的规章,建立起组织的底线、红线,不仅能够防止组织内部出现弱化、虚化、病态、疲态等“脆弱症”,也能够有效对抗外部“病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