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4月下期

协同治理视野中协同领导力的建构与实现/齐 宁 李兆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齐 宁 李兆友 日期:2021-05-26 16:13:06
  协同领导者的行动安排置于协同治理的框架之中,协同领导力的行动主要包括激活、构架、动员和整合等具体行动。
  第一,激活行动。激活行动主要是对协同目标所需要的参与者和资源的识别和整合。在协同治理中,基于对参与各方及其资源的相互依赖,协同领导力需要对协同参与者及其资源进行筛选,并衡量参与者和资源与协同目标的匹配程度,最终决定合适的参与者和有用的资源,确保组织绩效的实现。在激活行动阶段,协同领导者扮演着发起者、召集者或主导者的角色,为参与者聚集在一起创造条件,并提供激励力量,包括利用其个人身份、权威或声誉,吸引和集聚潜在的参与者,注重参与者的多元化和平等性,汇聚金钱、信息、知识等多样化的资源,促进跨界行动的开展。
  第二,构架行动。构架行动主要在于构建协同治理的基本框架和工作环境,对组织架构、参与者的角色、运行规则、价值与文化等达成共识。在构架行动阶段,协同领导力主要表现为形成参与者协同的战略规划,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决策程序,明确参与者的角色与权限边界,塑造参与者的共同愿景,构建参与各方统一认可的协同网络互动规范。
  第三,动员行动。动员行动用于发展协同网络参与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协同过程的支持,提高协同的效率。在动员行动阶段,协同领导力主要表现为对既往协同成果的宣传,以建立协同治理的合法性认同,激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协同治理。协同领导者可以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投入,激发利益相关者对协同治理的认同感和义务感,使其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态度,自觉自愿参与协同治理,成为协同治理持久而稳定的驱动力量。
  第四,综合行动。综合行动是指为促进参与者之间有益的、富有成效的互动而创造协同环境和有利条件,加强参与者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的交流。在综合行动阶段,协同领导力保证协同网络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理性辩论,力求创造出哈贝马斯所谓的“理想的商谈情境”,建立有效协商的条件,增进参与各方的相互信任,并在承认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相互理解,接受彼此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惠互利。
  三、协同治理中协同领导力的实现
  从传统政府领导力向协同领导力的转型,主要可以通过开放赋能、结构整合、技术嵌入、协同问责的路径实现。
  (一)开放赋能
  开放赋能是指在协同治理中,政府应对外部主体积极赋能,通过授权和参与,有效地培育多元的治理主体,形成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多元共治的格局。赋能的本质是权力的跨界共享,发挥多元主体的不同优势,引导主体积极参与,有效调和参与方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在共同目标的导向下,实现主体的聚合、权力的均衡化运作、资源和智慧的优化整合与创新,协同破解公共难题,实现公共服务的协同供给,推动公共事务的民主治理。通过开放赋能实现传统政府领导力向协同领导力的转型,建立了协同治理的主体基础,为协同治理提供了动力之源。
  (二)结构整合
  结构整合是指在协同治理中,政府应改变纵向的等级结构,通过横向的扁平化结构创造出协同治理网络。结构整合的实质是网络结构的再造,即生成协同治理的互动结构。网络是一个开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