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2月下期

命运政治: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视角/唐 亮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唐 亮 日期:2021-04-01 16:09:54
公民社会这些重要的政治共同体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命运。个体命运是人类社会整体命运的具象表征,社会问题的症候往往需要通过个体遭遇的困境得以显现。谈论个体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谈论基层社会的命运;谈论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谈论个体治理的问题。尽管我们依据国家治理体系的“五大面向”,在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作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还存在治理盲区。诸如“以克论净”“统一招牌”“窨井吃人”的问题依旧不断出现,这些都在表明基层社会治理依旧形势严峻。它们均是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但是最直接关系着百姓的民生。从风险社会表征的角度而言,它们是由于一些基层管理者试图以懒政、怠政的踢皮球伎俩消除自身的安全焦虑或推卸责任而人为制造的障碍。从以上事件来看,他们是以一种权力使用的任性心态忽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对一些懒政、怠政的指责,并不能成为否定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借口。对于西方治理理论提出的善治与善政的理想期许,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认识到他们所谓的“没有政府的治理”的西方话语陷阱,认识到倡导治理不等于取消国家、政府等权力结构的存在资格,甚至它们原生的统治基因依旧需要延续。中国的历史与现在的实际要求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治理理论范式,更不能不加甄别地“引狼入室”。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武器,明确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命运政治视角。
  (二)中国传统命运观的扬弃式继承
  “命运”一词,无论中西,从词源学角度来看,都有深远的历史。“命运”一词的出场,本身就充满着人类的政治关切。命运常常给人一种神秘与无常的感觉,因为我们经常听到他人或者自己慨叹命运无常。这种习惯性的解读,导致了对命运的宿命论认识。在此,我们提倡的命运政治当然不是具有宿命论色彩的神秘之物。深入命运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看到古代的先贤智者对命运的认识具有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雏形,是我们丰富命运政治历史内涵重要的思想养料。在人类思想史上,对命运问题,无论东西,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多元的命运观思考。从哲学的角度概括,可以做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命运观区分。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违背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正确认识,陷入其中只能使人误入歧途。谈论中国传统的命运观,必然不能绕开儒家学派的命运观,因为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颜渊》之中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长久以来将其命运观归于消极宿命论的源头。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命”与“天”做较为深入的解读。“命”在此指命运、生命,“天”在此指天命。“天命”与“命”是儒家命运观里极为重要的两个核心概念。“所谓‘天命’,即‘天之所命’,代表至上神——天的意志,是道德的最后根据,具有赏善罚恶的特征。‘命’则总是造成承受者无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