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1月下期

基于文化治理理论的“三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框架构建研究/翟小会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翟小会 日期:2020-12-14 16:21:25
活动的满意度。这是政府对社会力量进行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质量的基本要求。
  其次,“共治”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共治”评估的对象是各级文旅部门,重在评估文旅部门的公共文化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治理模式探索和治理效能。“共治”评估的目的在于引导政府转变统包统揽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强调对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持续合作与互动状态及结果的评估。
  再次,“共享”是指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共享”评估的重点是公共文化供给效能,第三方机构通过测评了解群众对政府及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群众需求满足程度等方面情况,这是检验政府及社会组织公共文化供给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式,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善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同时,群众参与决策和参与监督情况也应该被纳入评估范围,充分体现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这对倒逼政府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治理效能的主要工具之一。“时间—空间—理念”维度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框架旨在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以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建设为目标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三个维度的评估可各自单独展开,也可相互交叉进行魔方组合,比如“国家级—前期—共建”评估、“省级—后期—共享”评估等。每一种组合都是建立在科学的绩效评估政策和高效的评估平台基础上的,因此,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是实现绩效评估常态化、规范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时间—空间—理念”三维立体绩效评估框架基础上搭建数字化绩效评估平台是绩效评估数字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总的来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法规的规范、现代信息技术的保障、先进理念的指引,更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和社会系统的支持与配合。
  
  
   
  
  参考文献:
  [1]王金山.托尼•本尼特与“文化治理”观念[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2):121-125.
  [2]何满子.文化治理[J].望新闻周刊,1994(9):46.
  [3]毛少莹.文化治理及其国际经验[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4(2):71-99.
  [4]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23,162-163.
  [5]邓纯东.当代中国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反思[J].湖湘论坛,2018(6):13-22.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