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1月下期

互联网治理及其实现:互联网功能定位的视角/魏崇辉 徐梦萍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魏崇辉 徐梦萍 日期:2020-12-14 16:10:56
络安全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支撑着对网络安全的维护呢?如果为了网络安全而网络安全,那维护网络安全的相关措施最终将沦为单纯控制的手段。为了控制而控制,只能遏制互联网的成长与成熟。由此可见,评价互联网治理的指标体系还包括互联网的成长与成熟,而安全与成长的有效互动是互联网治理研究的基本诉求。
  二、基于安全的信息传输:互联网的功能定位
  就互联网及其治理而言,学界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他们基本上同意互联网使用者在网上表达意见时基本上是平等的。互联网的最大正面效应是网民“有权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看法,有足够的权利决定自己的事务”[2]。但是,互联网还有可能“释放新的权力和财富不平等,扩大信息富裕者和贫困者之间、接受者和闭塞者之间、积极者和消极者之间本来就已经深刻的鸿沟”[3]。
  其一,网络安全:政治控制的视角下。国际层面,“鸿沟”明显存在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毕竟当下主导互联网发展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世界13台根服务器中的1个主根服务器和9个辅根服务器在美国,这使得美国对全球互联网有事实上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这彰显了网络安全治理的外部必要性。同时,就国内而言,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参与爆炸”。互联网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为公民表达诉求、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可欲可求的载体。在互联网世界中,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但参与的盲目扩大可能带来的是衰败,而不是发展。与参与扩大相伴而生的应该是政治体系能力的增强,其中包括维护安全的能力。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治发展作为一个现实的、动态的政治过程,实际上是作为统治秩序的代表者的国家和社会上各种力量的较量过程,以及通过这一较量所形成的一定政治格局和发展趋势”[4]。民主社会需要监管性控制。虽然我们不能将维护网络安全等同于政治发展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世界中角力的主体依然是国家与社会,国家能否实现对互联网社会的有效控制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诚然,政治控制统摄网络安全控制,起到导引网络安全控制机制及其运行的统领作用。人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进步与便捷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大数据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容易遭受互联网攻击,导致私密数据泄露、滥用乃至敏感信息被窃取。保障网络安全对于保证大数据的利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而网络安全控制的方向与限度都应该是由政治控制决定的。政治控制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共同体的共同价值目标对社会进行规约与调控的过程[5],其主体是国家,对象和范围是与国家相对应的社会,在互联网世界中就是指互联网社会。
  其二,互联网的成长与成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互联网治理存在控制论、网络自净论与共治三种逻辑。[6]对网络安全及其控制机制的强调并非主张控制论。控制并非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因为比控制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完全拒斥,但那等同于对现代化的完全无视。我们不能因为互联网可能引致安全上的问题,就“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实质上全面重塑了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构造了一种全新的“共在模式”,实现了人—机交互式的生存方式,将人的心智与互联网的高性能良好地嵌合。美国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经历了&l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