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9月下期

“萧墙”之患:新型智库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张 权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 权    日期:2020-11-03 09:16:28
益羁绊,尤其是该观点具备潜在的政策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兼职研究者的立场就是一个“黑箱”:如果专职研究者坚持独立研究,不采纳兼职研究者的观点,那么可能造成对专家的宝贵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浪费,并且不被允许分享其社会影响力;而如果专职研究者遵从专家观点,被动从事整理、充实、阐释、翻译专家观点的“体力劳动”,那么可能造成政策研究成果出现公共性立场偏差。上述专职研究者与兼职研究者的非对称合作普遍存在于智库研究活动中,表现出知识浪费与公共性立场偏差的矛盾。
  (三)资源分享与资源利用的两难抉择(兼职研究者—运营者)
  兼职研究者之于智库的价值在于与其职务、职称、头衔等相关的影响力,以及其个人之所以成为业界专家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智库之于兼职研究者的价值在于其所提供的呈递政策建议的渠道(可以扩大政策影响力)、社交平台(与其他兼职研究者交换社会资源)以及经济报酬(专家咨询费)。所以,双方达成合作不是基于传统的劳动雇佣关系,亦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建立在交换、人情、契约的复合关系之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运营者在管理兼职研究者时采取与管理专职研究者相似的方式方法,要求其严格遵守组织规章制度,无疑将为其增加额外负担,作为智库成员共享呈递渠道、进行社交与获得经济报酬的吸引力将被削弱,难以维系双方非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如果运营者在管理方面将专职研究者与兼职研究者区别对待,允许其无条件或在有限条件下使用呈递渠道、进行社交并获得报酬,那么智库组织将失去对于兼职研究者的制约以及对于专职研究者的威信,削弱管理活动的正当性,进而难以保证充分且及时利用兼职研究者的知识、经验、智慧以及社会影响力,双方非紧密的合作关系亦难以为继。所以,协调管理兼职研究者的实质是平衡对不可掌握资源的利用和对可掌握资源的分享,需要面对“取”与“予”的两难抉择。综上所述,这三个难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造成智库组织的良性运转受阻,进而导致成果产出的质量、数量和效率下降,影响智库组织存续,损失咨政建言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三、对策建议与出路
  本文从中观层面揭示并分析了智库组织运转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相比从微观层面着眼,通过针对个体行为的激励与规制化解特定组织的具体问题,本文更有意义的是从宏观制度层面思考引导智库走出困境的对策。基于《意见》对于智库组织的基本定位——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其核心价值应体现在“决策者专业知识相对缺乏,难以自行理解和决策”[4]32的复杂情境下,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意见参考。从这个角度讲,智库咨政的本质是一种学者参与型治理,所以,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还是要回归研究本位、研究者本位。为此,本文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首先,完善社会捐赠、税收、基金会制度,令向智库等非营利科研机构捐赠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商业机构的内在需求。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智库的业态属性决定了其在人力资本上的高投入要求。通过拓宽智库组织的“输血”渠道,弥补其自身生产性不足的短板,缓解经费短缺问题,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智库行业(令更多业界专家由兼职变为专职),充实专职研究者的力量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