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8月下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李鹏飞 黄丽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鹏飞 黄丽君 日期:2020-10-07 21:33:10
从乡村孕育以来,城乡以各自特有的属性优势形成了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城市优势技术、资本资源为乡村的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与保障,并促成乡村空间资源的价值提升,乡村的农业资源、空间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升级空间。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治理需要从城乡两端发力、协同推进,要用农村发展推动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也要用城市发展的效率来解决农村发展滞后问题。通过激发城乡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活力,补齐城乡发展存在的生态环境和公共产品短板,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文化良性互动,推动城乡社会在平等性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精准治理。
  (三)调整贫困治理方式,建立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绝对贫困治理中的精准扶贫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举全国之力,调动大量社会资源集中优势帮助贫困群众改变观念、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彻底摆脱贫困。这种依靠治理主体权威性和超强动员执行能力,通过自上而下重点出击的政治任务消除贫困方式,短期来看效果非常明显,长期来看却容易出现反弹和“内卷化”停滞不前的问题。从世界各国贫困治理过程来看,相对贫困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一劳永逸,更无法毕其功于一役。换言之,相对贫困、相对差距、相对落后将伴随着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而长期存在。因此,必须做好打持久战、阵地战的心理准备和工作准备,形成一种细工慢活式的精细治理。要做好贫困瞄准对象的转变,充分考虑发展差异性,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规划的有序对接,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信息贫困”“能力贫困”、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多层次、多体系、多维度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5]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维动态识别体系
  一是研究制定相对贫困标准。参考国际上普遍做法,相对贫困标准大致有两种制定方式。一种是将收入作为一个维度纳入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并赋予较高权重;另一种是把收入单独作为收入相对贫困标准,与不包括收入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共同使用。由于全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相对贫困标准难以一刀切地全国统一。因此,要尽快推动研究制定符合各地基本情况、统筹考虑城乡差距的地方相对贫困标准和帮扶机制。
  二是健全农村居民收入统计机制。贫困是基本能力缺失的结果,包括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方面的贫困。在通常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货币贫困与非货币贫困都能得到显著改善。因此,衡量收入对于科学评价相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构建新时代现代化收入统计调查体系,通过加快推进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广泛运用的统计方式,设立农村居民收入监测点,科学确定监测比例,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居民收入动态监测网络,掌握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相对贫困人口范围。
  三是构建分层梯度救助体系。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多“隐形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由于收入水平超过了低保和建档立卡标准,无法列为帮扶对象。一方面,这些家庭游离于低保线、贫困线之外,得不到相应的救助;另一方面,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户因为有&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