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8月下期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公共决策机制创新研究/汪海玲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汪海玲 日期:2020-10-07 21:00:56
div>
  三、区块链技术驱动下公共决策机制创新分析
  (一)构建“自组织式”责任机制
  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溯性、去中心化等特征,这就降低了技术管理的成本与难度,为“自组织式”责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提供了良好基础。所谓“自组织式”也就是各组织、各主体对数据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运行。“自组织式”责任机制意味着公共决策责任转移,在传统决策模式下,公共决策责任主要由决策者或者政府承担,区块链技术的加入使得数据各方都去承担相应的责任,既能够避免决策者的权力扩张趋势,也能够提升其他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具体运行方式如下,第一,政府角色由主导转变为辅助。政府要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其他主体的参与搭建良好平台,如数据运行平台、数据监督平台、纠纷处理平台等。第二,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企业、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可直接进行数据录入与公开,也可以借助第三方进行,相关数据和操作被区块链全程记录,为公共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各主体都是决策监督者,对区块链内数据的删除、修改等进行追踪,既能够保障信息安全,也能够提升利用数据的合理性。第三,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联动与沟通。政府作为公共决策最为重要的主体,可以通过其他主体的数据公开获取公共决策的必要信息,保障决策民主化。另外,当其他主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政府可利用区块链可追溯性的特征进行查询从而做出裁决。
  (二)宏观决策与微观服务有机结合
  分布性特征能够保证区块链在记录数据时的完整、动态,这种全景式记录既能够实现政府宏观规划下的公共决策,又能够关注不同群体针对相关事项的具体化要求,实现宏观决策与微观服务的结合。以社会福利为例,传统决策模式下政府根据相关信息和数据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统一设定社会福利标准、服务标准,存在差异也是社会成员主动申请的结果,那些虽然有差异化需求但未申请的居民的福利就得不到有效满足。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状况,社会公众可以将自身关于社会福利的需求在区块链条上公开,这样政府就能够全方位地了解社会成员的差异化需求,进而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减少政府公共决策的工作量,提升决策质量。在传统模式下,预设—申请—审批的工作模式带有很强的监管色彩,加重了政府的审批和监督工作负担,虚假申请也为政府公共决策带来了风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政府能够将用于审批和监督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决策过程,有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三)建设多元参与的扁平化决策模式
  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各主体相对平等地参与到公共决策过程中,实现扁平化决策。相较于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成本更低,社会公众只要具备一定知识就能够使用,这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成本,提升了公共决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区块链内的数据需要各主体共同维护,各主体之间处于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平衡的关系,这既是去中心化又是多元中心,并且能够保障多元决策中心之间的数据整合。借助于区块链网络内全部数据的可视化,公共决策的制定不必过度渗入具体事务,通过区块链秩序维护与发展规划制定就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决策者能够从繁杂事务的管理中抽身出来,从全局视角对公共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