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7月下期

乡村治理模式转型与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赵 早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赵 早 日期:2020-08-24 15:33:46
  【摘  要】数字乡村建设推动着乡村治理向开放式、协同性、精准性和前瞻性的数字治理模式转型。数字治理是对传统乡村治理体系的重构,这一过程不仅充满着挑战,还面临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据开放水平低、要素保障能力不足以及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必须创新数字信息技术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通过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完善乡村数字治理相关配套措施等方式,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关 键 词】乡村治理;数字乡村;信息技术;基层政府;人才
  【作者简介】赵早(1977— ),女,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14-0045-04

 

  发展数字乡村是通过加快数字信息技术在乡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实现乡村生产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转型。构建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数字乡村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村民的现代信息技能,实现技术、组织、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但当前数字治理体系恰恰是数字乡村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适时地深入研究数字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探讨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治理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以及面临的困境,分析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路径,将有助于加快实现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一、数字乡村助推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
  (一)从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治理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民离土出村,乡村社会公共生活逐渐萎缩,传统的熟人社会面临解体,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基层政府治理弱化、村民参与缺失、乡村资源闲置等问题也随之显现。传统的乡村治理是一元化、垂直型管理模式,政府是其中唯一的权力中心和治理主体[1],垄断了乡村的信息资源,其他社会主体只是政府信息的接收者。这种治理结构存在信息流动性不强、透明度缺乏、信息资源浪费等问题,大多数的村民被排除在信息系统之外,直接导致村民参与乡村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压制。不仅如此,传统管理方式强调各司其职,上下级以及不同部门会建设各自的信息系统,并将其视为独有资源,每个部门就成为一个“信息孤岛”,部门与部门之间形成了一道道信息壁垒,信息的独占与封锁对科学决策和行政效率的提升不利,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受到限制。
  将数字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运用到乡村治理中,将会颠覆这种传统管理方式。基层政府凭借其行政权力和资源优势成为治理的重要主体,但其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村民也会成为某个领域数据信息的制造者和拥有者,他们借助于大数据平台,通过与政府协商、谈判实现数据的公开与共享,填平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信息鸿沟,为乡村治理体系从一元主体、封闭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开放式治理模式提供了现实机遇。
  (二)提升乡村治理主体的协同性
  多元化治理主体若各自为战,也会使乡村治理陷入困境。数字乡村运行的技术基础是数据的整合共享,它为基层政府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手段,但数据的整合共享要求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