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7月下期
乡村治理过程中 “寡头政治”逻辑与解释/丁秋博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丁秋博
日期:2020-08-24 15:31:54
重要的资源和凭证,或者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3]“有头有脸”的村干部就成为农村面子最典型的代表,村民对村干部有一种面子依赖,这就为乡村“寡头政治”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土壤。
三、乡村治理中“寡头政治”的挑战与规约
(一)“寡头政治”对乡村治理目标的挑战
乡村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家政权基础、培育现代化公民、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要实现乡村治理目标,就需要国家资源下沉。“寡头政治”对资源和权力的垄断使得基层治理能力受限,乡村治理目标实现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寡头政治”对巩固国家政权基础的挑战。村委会虽然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在中国国情下,村委会以及村干部就是国家在基层的“代理人”,根据上文分析,在村民意识中村干部就是“官员”,如果村干部存在着贪污腐败、侵占公共利益和资源的行为,那就是对党和国家形象的一种损害,削弱广大农民的政治认同,不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其次,“寡头政治”对培育现代化公民的挑战。从政治层面来说,现代化公民应该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愿和能力,应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多中心治理的重要主体。但正如上文所述,在“寡头政治”模式下村民是被排斥在乡村政治之外的,并且随着“寡头政治”不断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也被不断削弱,基层群众自治被“架空”,不利于村民公民意识觉醒。再次,“寡头政治”对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挑战。“寡头政治”所形成的精英联盟在乡村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政治格局,下沉到村的公共产品也是被精英联盟控制的,原本应为村民服务的公共资源被“私有化”,不利于乡村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二)乡村“寡头政治”的治理与规范
“寡头政治”是介于国家与村民之间的乡村利益共同体,导致惠农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村民治理参与感低下、公共治理难以实现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对“寡头政治”的规范和约束,破解乡村治理困境。
第一,乡镇政府担负起主导性角色,加强对“寡头政治”的规约。乡镇政府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和断绝与村委会及村干部的利益关系,以起到相应的整治与监督作用。乡镇政府要转变下沉资源受到利益侵蚀的局面,对村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严格审查,真正发挥基层治理主体应有的作用。乡镇政府干部要经常下基层巡视,加强同村民的交流,对乡村治理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治理。当然,也需要上级政府对乡镇政府进行监督,通过层层压力传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第二,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化。要完善基层民主选举法律法规,确保民主选举务必体现村民集体意识。对于民主选举过程中操纵选票、破坏选举的行为予以严厉法律惩处,增加贿选成本,使得民主选举摆脱灰黑势力的控制。要完善权力运行程序,加强各村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各村组织成员应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避免兼任,以权利制衡权力。要完善日常治理规则和流程,保障按规办事,杜绝某些村干部对一些重大决议模糊处理。
第三,加强农村文化教育,解决文化权力不对称问题。加强对村民的文化教育,这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基础性难题。加快农村地区义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