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7月下期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政府舆情回应路径建构研究/王艳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艳艳 日期:2020-08-24 15:20:56
导信息的局面已经被颠覆,政府信息管理的能力显得有限和不足,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入社会或市场的力量对政府进行弥补。社会力量的引入,即鼓励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加入舆情回应信息不对称治理过程中。而在市场力量引入方面,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互联网企业能够在舆情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比如督促互联网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明确平台责任;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授权,鼓励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信息平台,或者将政府服务外包,购买公共信息服务,提升互联网企业参与舆情信息治理的积极性。
  2.终于社会情绪疏导
  社会情绪疏导是指政府对公众主观型信息不对称进行治理,疏导公众负面情绪,减少公众对舆情事件的认知偏差,从而达到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目的。
  第一,政府树立社会情绪疏导思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公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权重越来越大,社会公众的情绪对政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社会情绪管理已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维度。在政府舆情回应情境下,有限认知使得公众对舆情事件以及政府舆情回应认识存在偏差,这种主观型信息不对称会使社会公众催生消极情绪,并且随着消极情绪的不断积累,公众的非理性认知也在不断增加,形成舆情认知情绪化。如果政府只是简单公开信息,缺乏社会情绪疏导,那舆情回应也就事倍功半。为此,政府应积极树立社会情绪疏导思维,对公众情绪进行专门管理。如果政府信息发布迟缓则应给出相应理由,或者政府给出信息调查的流程等,提升公众对政府舆情管理工作的认同。政府要有意识地将社会情绪视为舆情信息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社会情绪评估舆情回应效果,通过社会情绪管理助力舆情回应效果,将舆情信息治理和社会情绪疏导并列起来,尽量减少主观型信息不对称以及次生舆情灾害。
  第二,政府驾驭社会情绪疏导方法。根据上文论述,有限认知引发了公众主观型信息不对称,使公众产生消极情绪。政府要明确此逻辑运行过程,针对这一演绎与公众认知特征选取和掌握科学的社会情绪疏导方法。在内容上,加强对舆情事件相关信息的精细化描述和细节公开,比如某事件源于何处、涉及哪些利益主体、政府对舆情事件的相关行为,通过详细的信息公开或科普性的信息公告实现社会公众对舆情事件的正确理解,形成社会公众对政府形象与能力的正向认同。在语言上,要“接地气”,选择社会公众容易理解的词汇进行表述,比如使用一些网络热词,增强舆情回应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形式上,采取舆情信息传播的多种途径,尽量避免单纯的文字表述,比如通过视频、图片等更加生动的形式满足当下人们的兴趣,起到提升信息传播广度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政府要提升社会情绪辨别能力,对社会情绪进行分类,了解每类社会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增强政府对不同社会情绪的精准化疏导,提升公众对政府舆情回应工作的信任与认可,实现政府舆情回应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荣.中国网民“坏消息综合症”成因的传播学分析[J].新闻知识,2011(1):33-35.
  [2]王涛.政务舆情处置的一般性规律分析[J].青年记者,2019(17):24-25.
 
  责任编辑 张小瑞  
  E-mail:ldkxzxr@163.com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