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4月下期

跨界水环境政策执行受阻的博弈分析——以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雷超男 廖晓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雷超男 廖晓明 日期:2020-05-21 20:48:58
不明晰的治理弊端得以解决,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具有协调各部门的权力,解决了“九龙治水,群龙无首”的痼疾。从现有数据看,近几年来,黄河领域水污染治理成效颇为显著,污染河段占比大幅度降低,污染没有继续恶化,且污染形势得以控制,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由黄河流域治理实践来看,对于跨区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应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政府不能将有形之手伸得太长,只须负责统筹协调,而要给予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调控权。中央政府通过有关环境政策来协调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同时地方政府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按照要求执行中央政府的指示和有关精神,同时向中央政府反馈执行成果。
  但有些学者认为,河长制很难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并且太过依赖人治,可能出现人走政息现象,因此,需要严谨地评估其治理效应,尤其需要发现地方自主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的不足,从中得到政策启示,进而为打破跨界水环境治理低效藩篱提供新思路。
  (二)改变以单一行政区域为治理主体的政府治理价值导向,创新观念,强化区域认同
  对于复杂的跨界水环境问题,并不能仅依靠一个主体独立解决,这就要求改变单一行政区为治理主体的治理价值导向,创新观念,强化合作意识,确立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区域公共管理是进行现代化治理的活动过程,对于跨界水环境协同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首先,区域公共管理是解决跨区域问题的一种手段,以公共性为价值导向。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以跨界水环境治理为例,其实质在于追求优良的区域公共资源,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其次,区域公共管理拓展了多元化治理主体的范围。社会组织在区域治理上不断发展壮大,私营部门等主体也积极参与进来,努力形成多方治理主体对话机制,打造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和体制,推动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进程。
  然而我国目前的行政方式饱含行政色彩,忽略多元性,政府管理往往看重能级的权力,遵从由此产生的森严壁垒,地方行政机关必须遵循和服从中央主导的博弈条框,没有谈判和自由博弈的权利。跨界水环境治理就是这种体制下的产物。因此,要有效解决跨界水环境政策执行阻滞问题,必须先树立合作共赢、区域认同的观念。
  (三)构建体制化、标准化的多层系区域协同组织
  为有效解决现有行政区划和跨界水环境污染区域治理等矛盾,必须建立中央、地方政府和第三方中介组织等多层面的网络组织结构,并健全相关配套制度,构建体制化、规范化的多层系区域协同组织。
  一要构建体制化区域协同中介组织。组织间网络内政策的执行,不会仅发生于孑立的一个组织里,而是生活在相互交融依托的完整体系中,极力发展和重新设计体系内网络,往往益于政策执行。[1]在跨界水环境治理问题中,尽管中央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的中流砥柱,但区域协同发展的参与主体毕竟是各个地方政府,为激发其做出有效行动的积极性,帮助其走出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中央应构建制度化中介组织,打造“群言堂”,这是区域政府协同行动的基本保障。促进地方政府间协同合作,扫除行政壁垒,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构建多边或双边协商机制,促进跨区域内部要素的流动,以对跨界水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基本共识为基础,统一制订长远发展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