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1月下期
法家驭下思想及其当代之鉴/黄丽燕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黄丽燕
日期:2020-01-20 17:23:20
法而“主无术以知奸”[1]622之故也。
什么是术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1]620。术的范围和内容虽然宽泛,但很关键,掌握了术,君王驭下就比较容易了。此外,为了更好地用术,法家还要求领导者将术“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1]587。连亲近的人也不让知道,说明术是藏在君王心中秘而不宣的,这也就是“心术”的来历。有意思的是,正是这种潜藏在帝王心中的隐秘之术,引起了许多好奇者的关注。在后世,术逐渐超越了法,成为政治家及相关人士颇为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权术、帝王心术、驾驭术、厚黑学等。
关于驭下之术,法家驭下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说得比较含糊和零散,需要细心领悟。比如,他在论述用贤臣时强调:“主有术,两用不为患;无术,两用则争事而外市,一则专制而劫弑。”[1]546-547君主没有驭下之术,即便任用两个贤臣,也可能是他们相互争权夺利,或者架空领导;任用一个大臣,则可能导致尾大不掉,甚至“劫弑”君主。这暗示君主必须懂得下级相互牵制、平衡之道。当然,牵制、平衡的前提是君主明察臣下的才能秉性,经常循名责实,并紧握杀生大柄。这个牵制、平衡之术被一些后世帝王将相运用得炉火纯青。
法家驭下之术十分丰富且老练。比如,反复强调君主要“无见其所欲”[1]35。君主一旦表露出个人喜好或者欲望,臣下就会趋附迎合、粉饰伪装,这样识人识事就变得困难了;而君主如果不表露自己的喜好或者欲望,臣下就无从趋附粉饰,自然就会展示真实的一面。又如,强调“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1]30。君主不能和大臣走得太近,也不能使得大臣太过富贵,以防危及自己的统治。再如,强调下属“有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1]167,对说话不诚实者要处罚,对不说话以逃避责任、尸位素餐者同样要处罚,这样下属既不敢胡言乱语,又不敢沉默避责。
(三)以势驭下,是法家驭下思想的核心
桀之所以能统治天下,不是因为他有贤能,而是因为他在天子的位置上,有这个“势”。而尧虽然贤德,但当他是个普通老百姓时,连三户人家也不能管理好,这是因为他没有势的缘故。因此,法家得出“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屈贤者也”[1]603的结论,主张“执势以御其下”[2]。没有势,法和术也难以施行,至少没有充分保障。
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之势,另一种是人设之势。以古代帝王为例,作为帝王,本身就自带光环,有着九五至尊的自然之势,下级理应臣服,这是我国古代专制文化中强有力的心理暗示。以下犯上在道义上是受到谴责的,哪怕新皇帝是儿童,臣下也必须三叩九拜,至少形式上要尊重。但这种自然之势并不是绝对有效的,单凭自然之势不足以完全实现对下级的驾驭,历史上权臣篡位、藩镇割据、奸臣把持朝政等现象屡见不鲜。荆轲刺秦王时,同去的秦舞阳被吓得面无人色、颤抖不已,何也?就是突然被秦王威严之势所震慑。这种势便是人设之势,因为秦舞阳十二岁就杀过人,是个胆大的人,拜见其他国王未必会颤抖。人设之势变化无穷,形式多样,比如可通过树立个人崇拜、设置礼节仪仗、舆论烘托等方式实现,然而在古代社会,人设之势最重要之处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