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9年12月下期
《管子•形势》之领导思想论/马洪波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马洪波
日期:2019-12-20 13:00:17
势既立,领导者即为人所膜拜尊崇,领导力也由此得以产生。若形势不能成立,就像没有固定方向的风雨,对人不能产生确定的影响力。
至于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领导形势从何而来,本段没有提及,但是从《管子》第一篇《牧民》中的第一句“有地牧民者”,即可明了。《管子》认为,拥有土地,居于管理者地位之人,即具有绝对之形势。此绝对形势之形成,并不必然在于领导者本人,而在于领导者所代表的组织。对被领导者而言,组织就是令其仰赖的高山深渊,组织的领导者代表组织掌握资源和权力,即拥有了绝对领导形势。
至于相对形势的形成,我们可以通过《君臣下》篇来了解。该篇指出,从源头上看,领导者个人地位形势的建立并非上天赋予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其基础条件是社会、人群的需要,是建立秩序的需要。那种以强力凌弱和以智力诈愚之人,并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因为他们的行为只能导致他人被侵夺和损害,而不能导致人们的真心服从和追随。真正的领导者,其领导力来源于能够“假众力”(聚合众人的力量)以禁强虐、止暴人,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只有奉行这样的“道术德行”的“贤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成为领导者。这就好比“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说明所谓相对形势,来自于领导者能够多大程度地聚合资源以形成强大的领导力。
二、被领导者的能动性与领导者的格局
第二段接着研究被领导者的行为,以及领导者应具备的格局。
第一,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衔命、受辞),除了领导者所具有的领导地位的“形势”使然(君之尊),更在于领导者指令之名正而使得人们愿意服从(名之运)。“名”是先秦学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指出了“名”的重要性。《管子》在多个篇章中运用了“名”这一概念,如《心术上》篇“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心术下》篇“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裁(财)之,而天下治”,《白心》篇“索其端则知其名……是以圣人之治也,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废。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这些篇章对“名”的论述,说明本段“名之运”的含义为:领导者管理人与事、处理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应该探究并遵循人与事本身的规律,并据此发出正确的指令。具体到对人的领导,本段认为,领导者应该认识到民众自身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是具有判断能力的,因此,真正强有力的领导不是动辄以命令驱使民众,而是以自身的信仰和行为去感召和聚合一批有德行、有才能之士,并以此为基础,聚合更广大的民众,以引导被领导者的行为方向。若非如此,纵有能人与民众,不能被真正地感召和聚合起来,他们的声音也就如飞蓬、燕雀一般,不会被人们理会。“君之尊”与“名之运”,其实分别对应了绝对形势与相对形势,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领导力。
第二,领导者要能够影响和领导民众,自身必须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格局,就像鬼神不是为了享受祭祀而存在一样,领导者的根本追求也不在于珍宝钱财。有了更高的着眼点,就不仅仅着眼于具体的操作(羿的神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