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2月下期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管理主义反思 /霍建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霍建国 日期:2019-12-20 12:24:17
生态领域中对自然掠夺的人类中心主义,使得生态系统被人为地破坏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可见,管理主义的工具理性思维方式,使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价值理性被僭越,国家治理沦落为操作层面的统治与管理手段,成为维护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的工具,而摒弃了对于规范价值的追求。  
  二、行为逻辑反思:管理至上的简单化倾向 
  管理主义的行为逻辑在本质上就是强调管理。管理不同于治理就在于,它所强调的是管理主体对于管理客体的自上而下的支配与控制。以管理至上为基本信念的管理主义坚信人类的所有组织活动在本质上可以化约为管理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在管理主义的行为逻辑影响下,现代国家治理被化约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官僚制”“管理科学”“管理市场化”等简单的管理行为。同时,随着“行政国家”与“福利国家”的兴起,20世纪晚期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演变成了“一个得到全面管理的社会”,即“从家庭到工作和闲暇,日常生活的几乎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避免国家行政官员和计划制定者试图实行的‘有意识控制’”[2]。所以,在工业社会中,管理主义将现代国家治理塑造成为“管理行政”,国家治理演变成“对社会的管理”。
  管理主义的行为逻辑使现代国家治理呈现出管理至上的简单化倾向。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强调管控而忽视服务。在管理至上的行为逻辑中,现代国家治理特别强调政府作为主体而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与控制,而忽视了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服务导向。也就是说,现代国家治理应是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基于平等的、协商的合作治理,其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与为公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所以,管理至上导致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僵化,窒息了现代国家治理的活力,扭曲了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追求与目标导向。第二,强调数字化管理而忽视治理实质。管理至上的行为逻辑使现代国家治理为了满足某些基本形式化的特征,热衷于采取标准化、程序化、量化、指标化、可操作性的方法,以达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数字化管理的目标。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为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提供一套清晰的治理知识图景,便于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照章办事,提高治理效率。但是,数字化管理存在着标准化与简单化的局限,即数字化管理无法描述并解决复杂的国家治理对象与不确定性的治理问题。也就是说,现代国家治理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并非通过标准化与简单化的数字化管理就能完全涵盖与解决。忽视现代国家治理复杂的实质内容,而单纯追求形式化的数字化管理,必然会导致治理失败。第三,强调管理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管理主义认为管理是相通的,强调管理的一般性与普遍性。这种行为逻辑导致现代国家治理追求简约化与理性化,而忽视国家治理的个别性与特殊性。由此,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常以普遍性代替特殊性,以同质化的方法应对异质性的问题。事实上,普遍性并不能描述真实的国家治理活动,如果在国家治理中排除特殊情景的考量,而对所有问题均采取格式化的统一性管理,则必然会肢解国家治理的丰富现实,也必然会导致治理失败。 
  三、管理方法反思:技术导向的碎片化治理
  就管理方法而言,管理主义热衷于通过运用现代科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