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2月下期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管理主义反思 /霍建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霍建国 日期:2019-12-20 12:24:17
论、官僚制理论等现代公共行政理论都可以看作是对管理主义的早期追求,而20世纪70年代末所兴起的旨在取代传统官僚行政体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则直接被冠以“新管理主义”运动。由此可见,管理主义已然成为工业社会时代西方国家治理的内在精神与主导原则。就管理主义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影响而言,应该承认管理主义的基本主张为现代国家治理开辟了新的思路与视野,引领了西方国家治理改革的方向。但更重要的是,管理主义由于忽视了私营管理与公共管理的本质区别,过度强调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以及效率等经济价值,使西方国家治理陷入误区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招致了诸多理论批判。因此,对管理主义不能过度推崇与迷信,而应在承认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展开必要的理性批判。这对于重新认识管理主义以及正确处理管理主义与现代国家治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思维方式反思: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
  管理主义是一种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在管理主义的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影响下,现代国家治理呈现出工具思维、科学思维和量化思维的特征。就工具思维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国家治理看作是获得高效率的工具,强调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以标准化、技术化、程序化为指导,追求国家治理手段的合理性,致使国家治理成为治理手段而忽视了治理目的。就科学思维而言,主要表现为强调国家治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与非人格化,注重法律、契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治理革新,以此克服国家治理中的经验性与非理性倾向并提升治理效率。就量化思维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复杂的国家治理分解为若干个环节与过程,并通过可量化的方式加以记录、计算和推演来定量把握治理事务,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实现国家治理的精确化。应该承认,管理主义的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对于促进现代国家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提升治理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管理主义的思维方式使现代国家治理的工具理性僭越了价值理性。就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而言,二者相辅相成、互斥互补,共同构成了理性的两个基本维度。自启蒙运动以来,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逐渐走上了推崇工具理性而拒斥价值理性的歧路,从而导致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冲突。管理主义本身即是工具理性在管理领域中的产物。当以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实用性、可计算性、有效性为特征的管理主义思维方式进入国家治理领域后,现代国家治理也不可避免地被这种工具理性思维方式束缚。在管理主义的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影响下,现代国家治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经济领域中的效率逻辑凸显而导致了GDP主义,过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社会公平,甚至以经济增长来代替经济发展;政治领域中以专业化、等级制、技术化、公私分明化、非人格化为典型特征的科层制将政府塑造成结构精密的机器,而导致政府管理的僵化与人的异化;社会领域被过度地“组织化”与“管理化”,个人在社会事务方面变得无足轻重,“每个人都被镶嵌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任何微小的活动都受到监视”[1];文化领域中则突出表现为具有引导与同化功能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使个体的批判性、自主性衰落,最终导致人的内在精神家园的失落与自由的丧失,演变成“单向度的人”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