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2月下期

论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梁承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梁承碧    日期:2019-12-20 12:22:36
渡方案,故而训政在本质上是反对激进主义的。孙中山在设计训政时就已经认识到渐进训政的必要性,因为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后来国民党的大陆训政实践失败也让人们认识到训政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了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共产党人在民主化进程问题上采取渐进立场。实际上,共产党人的做法比训政要更为理性和稳健,比如,为了实现有序民主化,采取试点的办法,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及面地加以推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的探索和创造也正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的。
  第三,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政治训练的精神得到实际运用,并且需要继续发扬光大。改革开放开启了新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也开启了基于权利意识觉醒和参与意识活跃的民主化之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建设就是这一背景的产物。通过村民自治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国农民的民主知识和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农村村民自治,实际上就是非训政体系之下的民主政治训练。[5]
  当前,协商民主已经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发展的民主形式不仅仅是选举,还有协商。这当然也意味着新时代政治文化建设增加了新内容、新使命,即为协商民主的运转培育相应的社会心理文化基础。我们不仅需要在政党层面着力培养政治协商能力,也需要在社会层面着手培育平等协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此,需要重新唤起对于训政理论的重视。从社会层面的协商文化建设看,我们有必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抓起,提倡以平等协商的态度教育和熏陶孩子,启发孩子对正确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当然,更有必要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贯彻同样的教育理念。在社会其他领域,也要创造条件进行协商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可以在政治、教育、社会等领域构建起协商政治文化建设的舞台,有利于形成“有事好商量”的社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郭宝平,朱国斌.探寻宪政之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22.
  [2]梁承碧.训政:一种政治发展模式的考察:基于东方国家(地区)广泛经验的比较分析[J].云梦学刊,2017(2):76-80,103.
  [3]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50.
  [4]周少来.发展导向型参与民主:中国民主建构的路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4(2):59-67.
  [5]梁承碧,李鹏.有限训政:一种政治发展途径的选择[J].领导科学,2012(2):10-12.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