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2月下期

论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梁承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梁承碧    日期:2019-12-20 12:22:36
台湾地区经济仍然处于低迷无发展后劲的境地,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大陆省份从经济总量上超越。问题是,台湾地区的决策层还未从民主化道路的高度进行反省和寻求改弦更张。检讨这样的结果,我们不排除可能存在世界经济结构演化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训政道路对于发展价值的忽略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性因素。热衷于民主竞争,却对诸多影响发展的问题不予注意,如统一意志缺失、社会完全碎片化、没有长远规划、缺乏正确决策的能力等。旧中国那种“一盘散沙”的状态无疑已经重现于台湾地区,使台湾地区越走越迷茫。
  二、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
  如前文所述,在国共分道扬镳和存在难以调和之斗争的情况下,共产党人必然寻求对于训政道路的超越,即探索更具号召力与优越性的政治民主化道路。延安时期“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构建便是这种努力的表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人凭借积累的民主经验构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在结构上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不过,从性质上看,这种民主政权主要倾向于实质民主或者说民本主义民主,其缺陷在于程序民主的缺位,而缺乏程序民主的约束往往容易造成非民主的严重后果。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人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唤醒了人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程序民主的因素不断增长,中国民主逐渐健全起来。党的十六大以来,共产党人逐渐明确了在依法治国基础上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相结合的民主模式。这种民主模式迥异于西方既有的竞争性民主和结盟式民主,构成了一种新型民主类型——整合性民主。至此可以自信地断言,中国共产党人所主导的民主化道路构成了对于训政道路的超越。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训政道路的超越,一言以蔽之,是民主目标模式上的创造对于模仿的超越。这种超越并非事先完全设计好,而是借助于合理的道路选择,通过在实践中验证其合理性与有效性逐渐形成的。
  归纳起来,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克服了民主至上论,把民主化纳入国家整体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之中,并与之相适应,使民主化道路选择成为一种历史选择。在共产党人主导的政治民主化道路中,“富强逻辑”被颠倒过来,即富强在先,将民主的探索与发展置于实现“富强”或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现代化对民主提出要求,也提供民主成长的空间,民主化建设与国家整体发展相适应,这样本土化的民主才能发育起来。如此,共产党人主导的政治民主化过程就成为一个历史演进的自然进程,这样的进程是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过程,是真正的历史选择。它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条件相适应,与人民的需求从低到高的发展相适应,也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保持大国的独立自主,避免训政道路那种机会主义性质。
  第二,正确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将优秀传统与现代融合为一体,在维持历史连续性的前提下实现创新。继承优秀历史传统古为今用,这是共产党人一贯的主张,故而在共产党人主导的政治民主化中传统与现代得到了同样的尊重。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主导的民主化能够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实现不同于西方民主经验的民主模式创新。在实现政治现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