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自我牺牲型领导的双刃剑影响作用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胡冬梅 吴 屹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胡冬梅 吴 屹    日期:2019-08-12 16:45:48
码。本文将自我牺牲型领导给员工带来双刃剑影响作用作为核心范畴,围绕这个核心范畴,形成刺激—反应—结果的逻辑过程。其中刺激指自我牺牲型领导在劳动分配、奖励分配和行使权力过程中的自我牺牲。反应指员工就此情境做出的回应,分为三条线索:第一是积极对待人、事和物,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完善人格;第二是进行自我反省,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对待工作;第三是感受巨大的压力,工作激情下降。与三种反应分别对应的三种结果:一是工作投入增强,团队合力和凝聚力加强,对应第一类反应;二是平衡家庭、工作和社会需求,做到按部就班工作,对应第二类反应;三是工作激情下降,远离领导和工作,对应第三类反应。
  三、自我牺牲型领导双刃剑影响作用的具体阐释
  积极影响是指自我牺牲型领导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勇于承担责任、放弃部分个人回报和特权等,会传递给员工正能量,影响员工以积极态度对待人、事和物,并提升员工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员工“在众多诱惑中坚持自我、完善自我”,能够增加工作投入、增强团队合作及凝聚力。这些由开放式问卷调查得到的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的积极影响,在理论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中性影响是指在自我牺牲型领导的影响作用下,员工会做出反思自己行为的反应,并形成一分为二的工作态度。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编码中,有员工表述:“努力做好工作,同时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不一味地无私奉献。”员工保持自己对待工作的方式,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合理追求自己的所得以满足社会、职业和个人需求。
  消极影响由四个范畴构成,分别是有愧于家庭、减弱下属工作动力及激情、让下属嫉妒或回避、给下属带来巨大压力等。从刺激—反应—行为的个体行为产生的逻辑来看,自我牺牲型领导在工作中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等可以视为情境刺激,这种刺激会让员工觉得只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中,才能与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保持一致,从而剥夺与家人共享的时间,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导致对领导和工作的疏离。
  四、自我牺牲型领导双刃剑影响作用的内在机制
  (一)情境理论视角
  从信息加工理论来看,企业情境作为独立于员工之外的客体输入到员工认知系统中,员工认知系统根据已有的认知图式或价值观等加工评价,最后输出相应的心理行为反应。自我牺牲型领导在企业中所展现出来的承担工作任务责任、放弃奖励和职位特权等行为,会对员工产生影响。员工的感知加工会受到员工已有的认知图式的影响,并呈现出差异性,导致最后输出结果的差异性。简言之,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员工自身主体性特征有极大的差异,可能带给员工心理行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可能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或对员工心理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二)资源保存理论视角
  资源保存理论的假设基础是人们总是积极地保护、维护他们认为对自己至关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受到损失会带给他们极大的威胁。同时,即使是有受到潜在损失的可能,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威胁。因此,工作之外的休闲休息时间对员工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对工作繁忙的员工,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获得的不易性或相对稀少性,员工对其损耗也就比较敏感,个体对这类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