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包容性创新视角下地方领导扶贫能力建设研究/宋 洁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宋 洁 日期:2019-08-12 16:24:26
助、健康支持。第四维度脱贫环境条件创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保扶贫、易地搬迁、生态环境、扶贫宣传、区域合作、社会扶贫。第五维度扶贫成效:帮扶任务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成效、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减少、当地经济增长、扶贫项目开工及竣工完成情况、帮扶对象满意度。
  具体编码方式是对30份扶贫绩效考核文件中涉及的33个有权重评价指标体系和14个无权重评价指标体系(有部分文件包含若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类量化编码。笔者对于纳入考核体系的指标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无权重指标体系以该指标出现次数计数,有权重指标体系将其权重一并进行编码,即以1为单位乘以权重作为编码计数。同时,对于评价体系的所有指标依据其核心含义只编码一次,不重复编码。
  (三)测量结果分析
  从编码结果来看,扶贫绩效考核中扶贫成效所占比重最高,分别是35.4%(有权重)和27.5%(无权重);其次是精准管理,分别是33.4%(有权重)和22.5%(无权重)。当前扶贫绩效考核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成效、注重结果。扶贫绩效的考核聚焦扶贫成效,结果导向突出。扶贫成效考核中有权重指标体系主要关注点在于帮扶任务完成情况(9.2%)、贫困人口减少(8.8%)和资金使用成效(6.8%),无权重指标体系主要关注点在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6.9%)、贫困人口减少情况(5%)和扶贫对象的满意度(4.4%)。对地区经济增长情况的考核所占比重较少,分别是0.8%(有权重)和0.6%(无权重),可见当前扶贫绩效考核重心由地区经济增长情况转变为考核具体的脱贫成果。
  第二,精准管理考核的比重比较大。从上文分析可见,两个指标体系中精准管理维度均高度关注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和政策规划(有权重指标体系占9.7%,无权重指标体系占7.6%),这部分主要考核的是党政领导班子扶贫工作的落实情况,考核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扶贫工作是否有具体的规划、日常工作机制是否健全等,这充分体现了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和责任人的地位。精准管理考核中的有权重指标体系重点测度督查检查工作(9.5%)和精准帮扶(8.2%)。监督检查工作是财政资金和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主要考核是否建立严格、规范、周密的监管制度,健全从资金筹集到监督检查等环节全过程监管机制。
  第三,聚焦了精准管理的过程要求。对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和精准扶贫的关注度分别是15.1%(有权重)和12.5%(无权重)。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是精准安排扶贫资源的前提。精准既涉及公平,也涉及效率,是区别粗放式扶贫的重要标志,也是绩效考核的难点。其他很多指标也包含了精准的内涵,比如,资金使用成效中也涉及资金到户的要求,产业扶贫中也涉及一村一社一产业等。
  第四,地方考核中对脱贫支持条件和环境创设的考核比重较低。在两种指标体系中,精准投入的测度差别较大。在有权重指标体系中,精准投入比重为16.8%,高于脱贫支持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创设之和。因为国家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出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以及2018年出台《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之后,很多省份都出台了专项的政策。另外,有权重指标体系中,中央仅有1项,是出自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其余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