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9年8月下期
常态事件演化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话语博弈探赜/张世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世昌
日期:2019-08-12 16:08:39
却将这些矛盾以显性的方式激发和呈现出来。具体来看,这些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社会高速发展,先进文明对传统文明的替代是文明正常新陈代谢的一种表现,然而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促使生产力以螺旋加速的形式进行变革,文明代谢的速度逐渐加快,而深受传统文明影响的现代人在面对当前文明的高速转变时会产生很多不适感,他们在固守传统与适应现代之间既有选择上的困惑,又有时间倒逼下的紧迫感,还存在价值认知转变上的不适应性和迷茫性等。二是公平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社会,草根阶层在资源获取上处于劣势,然而在网络时代与市场化经济等背景下,他们获得资源和成功的机会较之以前大幅提升,所以在面对纷繁的机会选择时,他们迫切、迷茫与恐惧,内心愈加焦虑。三是集体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的矛盾。是选择经济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还是秉承奉献精神?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的冲击下,此种矛盾给人带来的价值困惑并不少。总之,当前的矛盾冲突是多方面的,并且从网络视角来看,网络能将一些负面文化的影响扩大化,更直接促成了人的价值观的游离。
不可否认,有些人一面呼吁价值重构,一面又在探求一夜暴富的良方,价值游离使其道德底线和责任感缺失,病态心理使其更容易变成麻木、变态的“网络群氓”。对于网络突发舆情,他们往往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推波助澜作用。
三、衍生反思:话语博弈的潜藏性旨归探赜
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话语博弈问题进行探赜,应该深刻思考其背后潜藏的各种对决的力量,只有弄清这些根本的支撑力量或动因后,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话语博弈的潜藏动因和最终的价值皈依,也才能在舆情掌控上做到张弛有度、有效而为。
(一)话语能力是话语博弈制胜的基础
这里讲的话语能力,指主体建构的话语获得多数网民支持的能力。就当前来看,一些现实事件之所以能演变成影响力较大的突发舆情,与相关主体的话语能力有直接关系。其一,他们善于激发网民热情,包括煽动情绪或获得同情等。其二,他们善于抢占道德制高点。一些网络参与主体利用网民对弱者、逝者等道义支持上的优势,以道德绑架的形式发动网民对目标主体进行声讨,以期在声势上和网民资源争夺上抢占先机。其三,他们善于以偏概全。其在话语建构中习惯于以片面性视角进行逻辑建构,常以通俗化、格式固定、认同度高的网络话语形式来强化话语认同,进而达到局部丑化或否定整体的目的。其四,他们善于利用网民的猎奇心理。话语要想产生实效,需要先获得关注,关注度与话语影响力成正比。在网络信息泛滥的情况下,一些网络参与主体善于利用网民的猎奇心理,刻意制造一些“吸睛性”强的标题来提升点击率。
(二)技术能力是话语博弈制胜的关键
中国想要从大国走向富国和强国,必须掌握网络核心技术。同样,网络主体要想在网络空间掌控话语权,也必须在技术上占据优势。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门槛相对公平,在话语博弈时,话语回应及传播的速度、话语载体和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话语接收对象的精准性、话语资源的丰富性等,都体现在技术力量的对抗上。能否熟练运用“三微一端”的话语输出技术,能否具有建构多形态生动话语内容的能力,能否通过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