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7月下期

县级政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讨/周生虎 胡 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生虎 胡 泊 日期:2019-07-08 16:31:49
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法规建设,科学把握内涵,准确定位目标,细化操作方案。
  县级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加上人、财、物资源的有限性,单一强制性工具的运用必然力不从心。主体多元化、方式灵活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县级政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行政体系外的资源,调动市场主体和志愿部门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和政府购买等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心理服务组织或公司提供社会心理知识培训、社会心理状况监测及社会心理疏导等服务。改变单独依靠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做法,重点引入具有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知识的人员充实工作队伍,真正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县级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心理知识的普及,鼓励社区、家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此外,应拓展第三部门的活动范围,为志愿组织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宽松的政策空间。
  (四)以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
  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以农村为重点,这是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轨迹、社会心理现状及农村的特点决定的。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逐渐被打破,然而其消极影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一方面带来了农村的相对贫困与落后,另一方面也弱化了农民改变现状的能力。同时,基层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村工作的忽视加剧了农村的边缘化。这具体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公共产品提供保持在较低水平,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基层政府的权威弱化、治理乏力等方面。[3]再加上农村流动性人口增多,乡村文化衰落,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农村社会心理呈现出一定的消极色彩,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形势较为严峻。
  县级政府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通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治理,推进“三农”工作。第一,提高农民经济上的获得感。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坚持扶贫与扶智结合,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与致富技能。第二,增加政治上的认同感。加大党的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树立信心。规范基层政府权力运作机制,使权力规范、高效、阳光运行。第三,提高农民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和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律、自治意识。第四,确保农民享受高质量的社会心理服务。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下移,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制度、场地、资金、人员落实到位。
  另外,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着重关注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大,在城市社会治理中易被边缘化。县级政府应密切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状况,通过留乡的家庭成员了解其思想和社会心理状况,及时掌握异常情况。抓住农民工返乡的契机开展社会心理宣传和服务工作。
  (五)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
  “堵”与“疏”这对范畴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社会治理领域同样存在“堵”与“疏”的关系问题。县级政府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注重隐患排查,关注重点人群,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虽然重要,但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