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6月下期

跨文化沟通的认知差异与领导力提升/张敬婕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敬婕 日期:2019-05-31 16:28:18
  【摘  要】跨文化沟通中存在四个认知差异:单向时间与多向时间、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沉默的意义。正确认识跨文化沟通中的四个认知差异,有助于消除管理障碍,加强团队和谐文化建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效提升领导力。
  【关 键 词】领导者;跨文化沟通;认知差异;领导力
  【作者简介】张敬婕(1979— ),女,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性别传播、跨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媒介融合时代菁英女性培养与领导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5JZDW002)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12-0115-03

 

  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与社会中,价值多元与选择各异早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组织规则和共同价值是一个管理机构顺利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组织内的共同价值与其组织成员之间的个体价值认同不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不一致体现的其实是各种各样的跨文化沟通的认知差异,如果能够认识这些差异及其出现的原因,组织建设与团队管理就可以避免出现难以调和的不和谐局面,有利于提升领导力。

  一、跨文化沟通的第一个认知差异:单向时间与多向时间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领导者最容易碰到的跨文化沟通的认知差异是关于时间观念的。
  从跨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时间观念可以分为单向时间观和多向时间观。所谓单向时间观,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倾向于做出准确的时间安排,往往把任务取向的活动与社会情感活动区别开来,注重未来,而不是现在和过去。所谓多向时间观,强调的是人的参与和传播活动的完成,而不是严格遵守预定的时刻表,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往往把任务取向的活动跟社会情感活动统一起来,更注重现在和过去,而不是未来。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单向时间观视为一种“专注”,因而往往会倾向于采纳单向时间观的价值认同。比如在一个会议上,如果团队成员开启多任务模式,一定会被认为是对领导不尊重或者对这次会议不重视。但是有些团队成员的确可能存在多向时间取向,他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不同的事情,而且不会降低其中任何一件事的效率和质量。但领导通常会要求团队内部必须采用单向时间观,只要团队成员专心参会,哪怕团队成员走神或者根本没有用心听会议内容,也不会受到批评和惩罚,因为所有人都“看起来很认真”。所以,从领导的角度讲,其更喜欢单向时间观的团队成员。
  一些领导喜欢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的团队成员,认为这样才是全情投入。相应地,对那些在一个时间段内做了几件事的团队成员非常不放心,也常怀质疑之心,认为其对每件事都没有真正用心。一些领导会明确表达出自己不认可多向时间观,并且对采用多向时间观的团队成员进行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惩罚,而采用多向时间观的团队成员也会认为领导总是针对自己。在这样的团队中,做事专一但碌碌无为、效率低下的团队成员会受到鼓励和表扬,同时超额完成多项工作的团队成员反而会受到批评和打压。久而久之,整个团队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