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6月下期

干部流动研究动态追踪(1984—2017)——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杜博士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杜博士 日期:2019-05-31 16:12:46
谱。图中节点圆圈的大小以及作者姓名字体的大小代表着作者发文量的多少,圆圈及作者姓名字体越大则该作者发文量越多,反之则越少。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关联性的强弱,以共同发文的次数来衡量。连线越粗,作者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共同发文次数就越多;反之,作者之间的关联性就越弱,共同发文次数就越少。
  在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中,共生成753个节点、294条连线,网络密度低,这说明干部流动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明显。干部流动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罗党论(9篇),其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发文量排名第二的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王贤彬(7篇),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徐现祥教授以总发文量6篇位居第三,其主要从事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文忠、山东省委党校的张书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雷光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佘国满等学者的发文量靠前。
  2.研究机构分布
  本文对1984—2017年间参与干部流动领域论文创作的学术机构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1984—2017年间,干部流动领域发文量最高的科研机构是中山大学(21篇),其次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篇)和中国人民银行(12篇)。从科研机构的性质看,高校和党校是干部流动领域研究的“主阵地”。从科研机构的地域分布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干部流动领域更加关注,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北京和中国改革前沿的广东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远超其他地区。
  学术研究机构相互合作是有效解决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产力低下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选择显示发文量为两篇及两篇以上的发文机构,生成1984—2017年干部流动领域发文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图中共生成512个节点、124条连线,连线较少且网络密度为0.0009,说明各学术机构之间合作较少、联系强度不大。图中的合作网络显示,中山大学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与厦门大学等科研单位彼此之间建立了学术联系。
  3.刊文载体分布
  刊文载体是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台,学术期刊和报纸是刊载各类学术论文的主要阵地,期刊文献更具学术性。本文以316篇中文核心和CSSCI文献为样本,统计了载文量居前的期刊分布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干部流动领域的文章主要刊载在党建、领导学、政治学理论相关期刊上。其中,刊文量最多的为《领导科学》,其次为《党建研究》。一方面,这是由于干部流动是干部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形式,属于领导学、政治学理论的范畴;另一方面,干部流动的研究对象是党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关期刊也刊载了许多干部流动领域的文章。干部流动导致管理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干部变动也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经济类和管理类期刊也偏好于刊发此领域的文章。从载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角度看,载文量排名前五的均为复合影响因子较低的党建、领导学、政治学理论相关期刊,这表明干部流动领域论文总体学术水平不高。而排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