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9年6月下期
领导者—科层结构洞的作用:身边人影响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立
日期:2019-05-31 11:49:19
作结构洞。另一方面,工作场所又是为数不多的强制人们进行彼此接触的环境之一,出于利己或者利他的原因,领导者身边人还会在既定的工作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友谊网络。该网络的形成不仅满足了身边人情感交流的需要,而且间接为身边人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基于个人友谊网络而形成的沟通渠道,领导者身边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领导者同其他个体间有效沟通不足的空隙,占据领导者的沟通结构洞。
(二)结构洞作用途径:身边人影响力
根据伯特的看法,个人只要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控制了经过“洞穴”的、来自两个方向的通路。[6]这使得结构洞占有者能够从结构洞两端获得有益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在发现更多机会的同时,尤其能够拥有对结构洞两端的影响力。受限于结构洞的具体形态差异,领导者身边人通过占据结构洞发挥影响力的程度存在着显著不同(如表1所示)。
占据工作结构洞,意味着领导者身边人能够连接起领导者与其工作距离较远的个体。通常情况下,为了节省领导者的时间和精力,身边人需要辅助领导者完成特定工作内容,如通知传达、工作安排等,这为他们同其他个体的工作交往带来了机会,使其接触到那些同领导者之间无直接工作联系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占据这些个体同领导者之间的工作结构洞。然而,在正式的组织规制之下,身边人尽管可以借助工作特点扩大交往范围,却无法避免受到工作流程和规范的约束,难以低成本突破交往边界和交往属性的制约,获得高水平的交往质量。因此,虽然身边人能占据工作结构洞,但是能够获取的优势较为有限。
占据沟通结构洞,表示身边人能够连接领导者及那些同领导者沟通较为有限的个体。从沟通连接的角度看,身边人同领导者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是出于要在组织的其他部门露脸的工具性目的,或者出于友谊,或在之前的项目中彼此合作愉快等私人原因建立起来的。借助工作机会或者私人交往,身边人直接建立起“陌生人”与领导者之间的通道。而从沟通深度的角度看,虽然组织中某些个体与领导者有工作层面的接触,但沟通方式限定在正式途径之内,沟通的内容限于工作本身,不涉及其他信息交流。如果身边人与这些人的关系较为紧密,就可以帮助他们与领导者建立起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帮助“圈外人”向“圈内人”转变。在这两种情况下,身边人往往在组织人际网络中拥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Mehra等曾指出,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个体,往往能从上级那里获得更高的绩效评分。他们既能够从“上游”领导者那里获得动向,又能够从“下游”个体那里获得反馈,尤其是私人接触,能够使自己比一般人更早一步获得重要信息,由此从沟通结构洞的两端获得更具价值的信息。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身边人对结构洞两端具有一定的控制力,既可以控制上游信息向下游传递的范围,又可以控制下游信息向上游反馈的内容和时机。所以,身边人一旦占据了领导者的沟通结构洞,往往会在组织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然而,对于领导者而言,身边人的影响力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方面看,借助于身边人能够弥补领导者—科层结构洞的缺陷,领导者可以通过身边人有效地完成工作安排。同时,借助身边人自身的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