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5月下期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分析/高聪颖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高聪颖 日期:2019-05-06 15:25:08
地理学、建筑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更多关注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空间布局等,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公共空间的活力。
  再次,公众的诉求表达。在政策溪流中,公众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直接使用者,也是空间的建构者。特别是在学者的研究设计中,公众可以就公共空间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活动类型与频次、空间使用频率、空间满意度等进行意愿表达,学者也会检测公众参与度、邻里的信任度、邻里熟悉度等,这些再通过政策共同体的总结、反思,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基础,以符合公众的真实需求。
  (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政治溪流
  政治溪流包括“诸如国民情绪的变化、选举结果、政府的变更、意识形态、政党在国会中分布情况的变化以及利益集团的竞争活动这样的因素”[1]153。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与我国的政治变化紧密相连,主要表现在执政党理念的转变、政府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视以及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等。
  第一,执政党理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分工多样化、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这些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诸如民生问题,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凸显;单位制解体后,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由此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基层社会管理问题突出;居民参与意愿诉求增长与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的矛盾等。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自身的奋斗目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转变到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针对社区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不同场合阐述社区治理政策,中央层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意见等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社区的认识发展和重视程度。可以说,执政理念的变化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根本动力。
  第二,政府对社区也越来越重视。2012年,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格局下,与社区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围绕社区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协商、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成为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重要制度设计。
  第三,公众情绪的变化也在推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目前在我国城市社区特别是老旧社区,现有资源难以应对密集人口增长带来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现实需求,而公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流动的频繁、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城市社区成员结构相对复杂,邻里关系淡漠,邻里交往减少,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对社区公共事务冷漠,主动参与动力不足,居民只有当自己利益受损时,才会意识到社区的存在。另外,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还有些特殊情况,地方政府迫于激烈的政绩锦标赛,在积极经营城市的思路下产生了过渡型社区,这种类型的社区既不同于传统的城市街道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社区,在该社区活动的主要是失去土地的原住民和以农民为主的流动人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文化观念的差异等所带来的不适、失地农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徘徊、流动人口的生存困境以及公共服务保障需求与供给矛盾等成为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不可回避的问题,进而影响有关政策制定。
  第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空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