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4月下期

网络空间话语失序的治理/刘 宁 黄 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 宁 黄 蜺 日期:2019-04-12 16:17:07
的能力。同时,长期处于网络交往过程中,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两个世界交换,必然造成个人价值观念和角色定位的错位,削弱个体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网络直播“精准化”“定制化”的生存体验,取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好评,但个体辨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异质性又导致思维的固化和视域的拓展危机。
  (二)网络直播生态混乱
  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既有的媒介关系调整和变革提出了要求,但直播主体、直播客体、直播媒介、直播程序规则设计等并未同步,出现了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网民主体的媒介素养处在较低阶段,参与意识处于自发状态,价值认知上更多停留于技术崇拜、信息崇拜的自发原始状态,自觉性并未养成,针对网络信息处于消费状态,理性批判和自觉性发挥都囿于网络直播的娱乐。网络直播平台的门槛较低,低准入的技术设计汇聚了良莠不齐的直播者,加之其背后存在很大的利益空间,带着不同需求和目的人纷纷进入网络直播平台。目前,对于网络直播必要的法律规范尚未建立,对网络直播的不适应和管理的滞后性,造成网络直播还存在一些管理盲区。开放性、裂变性、碎片化的信息生产和消费,消解了大众媒体中主流话语的控制力和舆论引导力,信息流源源不断地涌入网民的视野,造成信息的相对过剩,信息来源真假难辨,别有用心者利用大众的盲从心理、看热闹心理,大力炒作、制造轰动事件,博取众人同情以掩盖真实目的。另外,议程设置下移,网络直播消解了大众媒体中主流话语主体对传播媒介的把控权,其在传播活动中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在丧失,传播什么、在什么时间传播、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不再由主流话语主体决定,而是向普通民众转移,从而造成信息的多元化、“去主流化”。西方社会更是凭借网络技术优势,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
  (三)网络直播内容低俗化
  网络直播掀起的大众狂欢并非公众理性的真正解放,而是情感宣泄的泄洪口。现实中的情绪无法排解,而网络作为虚拟空间让其肆无忌惮,加之市场调节的滞后性、资本的趋利性、网络人格的隐匿性,各种丑陋恶俗的行为集聚网络直播空间。大众的自觉性尚未觉醒,公众的理性精神培养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现实世界中被理性压抑和社会道德规范制约的本能欲望,借网络直播的隐匿特性和虚拟性被放大甚至被扭曲呈现,窥私欲、表现欲和模仿欲等获取了释放的空间和机会。获取高点击量、刷流量、蹭热度、经济效益驱使等利益诉求,使直播者沉浸在直播平台搭建的狂欢广场上不能自拔。直播平台缺乏必要的监管,管理部门介入的滞后或无力,导致各大主播构建出各种夸张的虚拟人格,甚至做出违反道德、触犯法律的失序行为。泛娱乐化、高度同质化的直播内容充斥着网络空间,性暗示、暴力等具有荷尔蒙刺激的元素在直播者、直播平台以及广大网民间泛滥,低俗、猎奇等内容泛滥,一定程度地消解着主流价值观,加剧了社会信任危机和信仰危机。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文化驱使直播内容效忠于点击量、粉丝量,使之纷纷成为各大平台和直播者的第一选择。一切都可娱乐,一切都是娱乐,网络直播不断颠覆和消解着公共利益之上的理性与秩序。
  (四)过度视觉消费倾向符号拜物教
  网络直播的过程正是信息消费过程,作为信息生产者的主播本应关注价值的实现,受众则应关注使用价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