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2月下期

元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主体结构及多元主体角色定位研究/李睿莹 张 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睿莹 张 希 日期:2019-02-27 16:53:53
  【摘  要】元治理理论认为“一主多元”的主体结构是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转型和发展时期的结构。元治理理论主张由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单元组成主体结构;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担任元治理角色,与多元主体处于平等地位,只是各自的职能不同;注重多元主体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元治理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充当元治理者角色,社会组织充当协调者角色,公民充当践行者角色。
  【关 键 词】元治理;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主体结构;“一主多元”
  【作者简介】李睿莹(1994— ),女,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张希(1961— ),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
  【基金项目】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一主多元:元治理视域下西北地区社会治理主体创新”(项目编号:YZZ17008)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4-0032-03
 
  一、元治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元治理(Meta-governanc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鲍勃·杰索普提出的,他认为,“治理理论面临着合作对竞争、开放对封闭、可治理性对灵活性和责任对效率的困境。市场治理、科层制治理、网络治理都存在失灵的可能,而元治理就是为了克服治理失灵而进行的对自我管理的管理。在治理主体方面,元治理不可混同于建立一个至高无上的、一切治理安排都要服从的政府,相反,政府承担的是设计制度和提出远景设想的任务”[1]。通过对元治理内涵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其基本的特征及观点。第一,从治理主体来讲,在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的基础上,肯定政府的积极作用,主张政府担任“同辈中长者”的角色,做好愿景规划、制度设计、机制构建和多方协调的工作。第二,从权责边界来讲,当政府承担起元治理角色后,多元主体的权责边界可通过共同协商来进行界定,从而打破“责任困境”。第三,从运行机制来讲,元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平等合作的方式,加强多方协商和沟通,共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由此,笔者认为,元治理是指由政府担任元治理者的角色,以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设计权责明确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协调多方利益的机制,促进社会治理多元主体高效、有序、稳定的合作治理模式。
  元治理理论为解决治理失灵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它强调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对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具有启发意义。元治理理论与治理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多元主体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同,元治理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担任元治理的角色,而治理理论则认为多元主体均可成为治理的主体和权力中心。可以说,元治理理论在吸收治理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对治理理论进行了修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无序状态。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元治理并不是所谓“国家中心论”的回归,而是在反思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契合现实的理论。
  二、元治理与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一主多元”主体结构的构建
  (一)治理理论与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构建的困境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社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