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月下期

“差序格局”下领导—部属关系及其行为取向研究/谢守祥 吕紫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谢守祥 吕紫璇 日期:2019-02-27 11:32:07
/div>
  在西方社会中,对于人格的描述是视个体为世界的中心,与其他人相互独立。而在中国,对于人格的描述则是个体并非固定独立,而是需要放在整体中看待的,在不同整体关系中个体扮演着不同角色,必须在关系网中寻找人际和心理的平衡。理解了这一观念,也就可以解释中国人的“弹性人格”了。
  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有君子与小人之辨,体现出人格的不平等。位高者由于对物质资源、精神的垄断,更容易掌握君子与小人之辨的话语权,也更容易将自己定义为君子,从而巩固其手中的资源。另外,孔子又说,君子必须“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三畏”说明就算君子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君子也同样要受到等级的制约,不能逾越天命、大人、圣人之言。放在现代组织中,可以延伸为领导和部属之间的关系,上级领导拥有对于稀缺资源的掌控权,对于下属有一定的命令和控制权,从而巩固自己现有的地位。同时,当上级遇到比他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上级时,就立刻会矮一截,展现出部属的姿态。梁漱溟在20世纪初就对这类现象进行了解读:“中国人原来各个都是顺民,亦各个都是皇帝。”一个人是皇帝还是顺民,要放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解读。
  所以,不同于西方国家强调自我独立性、强调自我实现,在中国,个人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必须依据在关系中的角色规范做出合理的行为,自我的提升也是在人际关系的提升中得以实现的。
  二、“圈内人”“圈外人”的界定
  (一)圈内外部属分类标准
  为了减轻认知负荷,人们习惯将事物进行归类,通过判断类别而非个体来行事。西方人对事物进行归类主要依据事物本身,而中国人对事物进行归类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联系。领导者在对“圈内人”和“圈外人”进行界定时,首先依据先赋性差序关系判断与下属之间的远近亲疏,并以此作为划分圈内圈外的标准,进而减缓时间和工作压力。
  郑伯埙指出,领导者会依据“亲”“忠”“才”三个方面来区分自己人和外人。[2]其中,“亲”包括亲缘、血缘或者拟血缘关系(郑伯埙认为,拟血缘关系是可以通过领导赏识而滋生出来的类似自然家族的亲属关系,并在2004年意识到之前将拟血缘归为先赋性关系和强调其静态性的错误,指出仅以先赋性关系作为归类标准是值得讨论的,所以本文使用先赋性关系和交往性关系来进行界定)。需要指出的是,郑伯埙在员工分类理论讨论中认为,在“亲”“忠”“才”这三个“圈内人”的衡量标准中,“亲”“忠”相对更加重要,没有这两项,有才能的人会被看作防范对象,无才者会被看作边缘人员。
  另外,郑伯埙认为“亲”“忠”“才”这三个归类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领导者或者部属要想实现关系化,就需要主动去建立关系。其中,领导者主动与有才能的人建立关系,一方面是为了在工作中使人才为我所用,另一方面是给下属一种唯才是举的印象。同时,有才能的部属主动和领导建立关系,是基于对自己才能的证实以及希望能够得到领导重用和偏私的期望。此外,对领导和组织忠诚的部属,可以将这作为实现交往性关系的先决条件,并且通过主动靠拢增加领导的信任感。建立关系的本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