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1月中期

职场排斥研究综述与展望/刘 兵 朱叶珊 李 嫄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 兵 朱叶珊 李 嫄 日期:2018-12-11 15:45:57
  【摘  要】职场排斥作为负面组织行为研究的一个较新的概念,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职场排斥主要是指工作情境中个体对自身受到忽视、排挤及冷漠对待的主观心理感知。目前关于职场排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梳理不同视角下职场排斥的内涵、主流的测量模型,从个体、组织两个层次总结其前因变量,从员工的心理状态、工作态度及工作行为三方面梳理其结果变量,提出未来关于职场排斥的研究,应着重于实证研究,深入探析职场排斥的产生及影响的作用机制;应加强关于职场排斥的纵向研究;应着重考虑情境因素对职场排斥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特有文化情景下的职场排斥问题。
  【关 键 词】职场排斥;测量;前因变量;结果变量
  【作者简介】刘兵(1968— ),男,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开发;朱叶珊(1993— ),女,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开发;李嫄(1983— ),女,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开发。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领导意义给赋视角下员工非宽容倾向的转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B17GL028)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32-0062-03
 
  职场排斥的概念源自社会排斥,是人际偏离行为所衍生的职场“冷暴力”,属于职场情境中一种普遍的非接触型精神伤害。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组织情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职场排斥作为组织行为生活中的一种负向行为,已经逐渐成为当下的研究焦点。因此,梳理“职场排斥”这个概念的本质及研究动态对科研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职场排斥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对照,对主流的职场排斥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已有研究中的相关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了整理,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职场排斥的内涵
  (一)职场排斥的兴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Jackso和Saltzstein、Snoek等对排斥现象进行了探讨,开启了学术界关于排斥研究的大门,但这一时期主要集中于研究排斥现象中的“拒绝(Rejection)”概念,研究成果相对较为零散和匮乏。直到90年代,Williams首次提出社会排斥理论,对排斥及社会排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排斥是个体感知到的被他人拒绝或忽视的程度,并会威胁到人的四种基本需求。
  在社会学领域,众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社会排斥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将其作为一个与社会接纳相对立的概念成为主要趋势。从整体的理论沿革看,排斥是指个体对被他人忽视或拒绝程度的心理感知,可视为与吸引相对立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一体的两面。之后有学者将排斥从社会科学领域引入工作场所,如Robert等以排斥主体为对象,对工作场所中的排斥进行了重新界定。
  (二)职场排斥的内涵
  2008年,以Ferris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职场排斥展开了跨越性的研究,并首次正式定义“职场排斥”(Workplace Ostracism)这一概念。Ferris等人指出,职场排斥是普遍存在于工作场所中的现象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