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1月中期

利益激励视角下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与环境规制效应分析/梁 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梁 丽 日期:2018-12-11 10:42:27
方政府行为偏好选择
  地方政府受到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共同影响,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中的行为选择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需要将政治与经济两种利益相结合,满足防范地方政府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的需求,进行环境规制激励与约束。如上文所述,政治利益表现为晋升竞争的胜出。按照上文的逻辑分析,地方政府官员倾向于将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领域,从而实现政治期望。经济利益可分为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利益两种类型,直接经济利益表现为财政收入和权力寻租收入两种形式,间接经济利益表现为决策后由剩余索取权产生的收益。地方政府行为偏好选择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权衡的结果,或者说地方政府是否进行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的水平高低是由该领域的投入产出比决定的。因此,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当地方政府官员为实现晋升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就会放松对排污企业的限制,降低环境规制标准,打折执行环境治理政策,从而产生高水平的财政收入和高频率的权力寻租,削弱环境规制效果。第二,地方政府面临着严格监督,当地方政府弱化环境规制受到的惩罚高于其政治、经济收益时,地方政府会强化环境规制,比如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提高排污费收取标准、限期整改等,使得排污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倒逼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提升效益,此时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效果也得以加强和改善。
  
  二、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与环境规制
  
  (一)分析与结论
  为验证上文的逻辑分析,深入探究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借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区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作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以及规制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参考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以环境治理内容所占比重对地方政府行为偏好进行衡量,将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与环境规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环境治理内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占的比重越高,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偏好越强,越能够以地区整体利益为重,从而积极关注公众环境诉求,环境规制效果良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受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利益的双重诱惑,但是,如果中央政府加强环境规制监督与干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就会有更强的意愿为获得政治利益而努力。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官员一方面会避免经济惩罚,另一方面会凭借优秀的绩效考核结果获得正常的晋升。因此,利益激励使得地方政府行为偏好更加符合中央政府的期望。随着中央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程度日益加深,地方政府同时面临着中央政府和社会公民的双重政治压力,因此,加强环境规制、提升环境质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选择。
  第二,城市化率和交通状况对环境规制影响显著,城市化率正向促进环境规制,交通状况则与环境规制效果呈负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意味着现代化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覆盖率越高,且城市实现快速发展需要技术、资金、人才的引进,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越发达,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比重越高,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车辆尾气、废气,这都不利于环境治理,而地方政府又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