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1月中期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识别与防控/林志聪 谢棋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林志聪 谢棋君 日期:2018-12-11 10:28:06
是购买边界难以准确界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已拓展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社会福利等公共领域的方方面面,但哪些服务可以采取政府购买形式,哪些服务不能采取政府购买形式,这一边界还是相对模糊。虽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是明确购买边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这样的试错成本较高,一旦项目实施失败,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二是前期调研科学性不足。在购买项目预算申请前,购买主体应该对购买项目进行科学的前期调研。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项目涉及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明确项目的目的,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等。通过前期的调研,全面了解项目开展的内外环境,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开展该项目,为接下来的方案制订奠定基础。但是,前期调研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调研者的自身能力、调研方法与技术、信息不对称、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导致调研结果科学性不足。前期调研的科学性不足会导致项目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潜在的风险将会更大。
  2.不完全契约风险。不完全契约是与完全契约相对的一个理论。完全契约是交易双方基于完全理性、信息对称、风险规避等条件来达成的,这是一种理想的契约模式。但是,现实中的契约不可能是完全的,即交易双方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信息无法完全对称,不确定因素不能完全被了解且不能完全被消除,这就导致交易双方的契约是不完全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从本质上看是委托方与代理方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通过契约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也借助契约来规避合作的风险,但是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签订的契约是典型的不完全契约,因为无论是政府还是供应方,在决策的时候都会受分析能力、决策时间、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另外,在双方签订契约前后,还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服务供应方往往更具有信息优势,政府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在签约之前,服务供应方会隐藏部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导致逆向选择的风险;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服务供应方还可能隐藏不当行为来追求自身利益。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形成一定的道德风险。
  3.环境风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环境风险种类是多方面的,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制度风险和市场风险。一是制度风险。所谓制度风险,是指制度在发展和变迁过程中本身所蕴藏的不确定性,也指政府在引导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合理性的缺失。目前,在行政体制改革压力下,责任层层分包,导致一些政策非理性地多变,影响着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执行的效果和服务供应方的信心。制度风险的形成,一方面可能是官员逐利行为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是政策制定者决策水平有限及认知的局限性导致政策的不适用,甚至是政策失败,从而需要对政策进行终止或频繁调整。政策的突然终止或频繁调整会让公共服务的供应方产生收益损失的预期,削弱了供应方参与供给的积极性。二是市场风险。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波动性,它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本质上就是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当具有强公共性的公共服务交由市场供给时,市场波动性导致的负面影响会被加倍放大。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高速的“列车”行驶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快车道”上,风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