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8月中期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领导者冲击事件诠释研究/贺广明 刘若凡 刘 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贺广明 刘若凡 刘 毅 日期:2018-08-31 10:28:54
某公司所在行业出现颠覆性新技术,现销商品预计受到很大影响。在公司内部,销售部门直接面临销量下降的情况,冲击距离最小,因此销售部门经理会把这次行业波动诠释为威胁,从部门利益出发,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稳住现有产品销量上。研发部门虽然也需要做出反应,但因冲击距离较远,研发经理倾向于将其诠释为机会,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而不是改进现有产品。
  时间距离的研究显示,在为与“现在”较近的事件做决策时,因时间距离近,个体倾向于使用分析式加工方式,框架效应减弱;当事件发生在未来,即时间距离远时,个体倾向于使用整体式加工方式,会增强框架效应。钟毅平和张志发现,时空距离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1]岑延远等人发现,在较远心理距离的条件下,乐观偏差效应更明显;而在较近的心理距离中,乐观偏差效应明显减弱。[2]
  综上所述,在可取性维度下,冲击距离影响了领导者的冲击诠释:当冲击距离由小变大时,心理距离由小变大,领导者更多地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更倾向于将外部冲击事件诠释为机会。相反,当冲击距离变小,心理距离随之变小,领导者开始考虑更为具体的小组利益,倾向于将冲击事件诠释为威胁。
  (二)可行性维度:能力感知
  在解释水平理论中,可行性维度对应低解释水平,低解释水平的心理表征更为具体,关注过程。在组织应对冲击事件的过程中,能力感知会影响领导者的冲击诠释。能力感知即领导者认为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应对冲击事件。尽管组织内部领导者面对的资源和规模都是相同的,他们的能力感知却不尽相同。部分领导者认为公司有能力应对危机,而另一部分领导者则对这种能力缺乏信心。
  强能力感知的领导者相较于弱能力感知的领导者更倾向于将外部冲击事件诠释为机会。感知塑造了面对特定情况的早期信心,因此拥有强能力感知(相较于弱能力感知)的领导者面对冲击事件会形成更加积极的早期信心。根据选择性注意理论,这些早期信心会将领导者引向与其信心相一致的冲击事件的诠释方向(机会方向),而远离与其不一致的方向(威胁方向)。当面对同样的冲击事件时,那些有着弱能力感知的领导者会形成消极的早期信心,从而倾向于将冲击事件诠释为威胁。例如,经历过公司成功应对冲击事件的领导者要比没有类似经历的领导者有更强的能力感知,他们的类似经历加深了对公司实力的了解,也更有信心应对当下的冲击,这部分领导者就倾向于以积极的心态将冲击事件诠释为机会。
  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在凯迪拉克面临危机时,通用公司不同领导者因能力感知的不同而做出了不同的决定。[3]在美国面临经济大萧条的冲击时,高价位的凯迪拉克销量不佳,眼看整个事业部就要面临解体的命运。在一次高层领导者的会议中,通用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大都倾向解散事业部,唯一的考虑是全部放弃还是只保留一个名称,这时,凯迪拉克服务部经理德雷斯塔特一头闯进会议室,请求大家给他十分钟,让他提出一个可以在一年半内让凯迪拉克转亏为盈的计划。德雷斯塔特的能力感知远高于公司其他领导者,在他负责全美凯迪拉克服务网时了解到,凯迪拉克是有钱的黑人最喜爱的车种。即便当时通用并不允许黑人购买凯迪拉克,很多崭新、大型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