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8月中期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领导者冲击事件诠释研究/贺广明 刘若凡 刘 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贺广明 刘若凡 刘 毅 日期:2018-08-31 10:28:54
估决策时更多考虑现实因素。
  解释水平理论最初的动机是希望了解人们如何评估和制订未来的计划和选择的。因此,解释水平理论的早期工作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跨期选择、延迟满足、计划谬误和预测心理学的研究有关。Trope和Liberman认识到,在遥远的过去或未来的事件将导致人们产生心理距离。具体来说,他们认为完成“时间旅行”涉及将在时空上遥远的目标概念化,人们的心理表征必须变得更加抽象。这是因为遥远事件的详细细节通常不可知或极易发生变动,因此,人们需要将重点放在表征同一事件各种表现的抽象和本质特征上。随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当人们遇到空间上遥远的对象和事件(空间或地理距离)、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件(社会距离)或者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可能性)时也会产生心理距离。解释水平理论认为,这四个距离(时间、空间、社会和可能性)将导致更高的解释水平、更抽象的心理表征,因此,大多数关于解释水平理论的研究将解释水平与各种形式的距离联系在一起。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抽象对于人们能够超越他们此时此地的直接经历,从而在精神上跨越距离是不可或缺的。解释水平理论强调环境中与距离有关的变化如何塑造人的解释水平,这种对环境的依赖使其特别适用于组织行为。解释水平理论可以解释个体主要是因为其可取性(我正在从事这个项目,因为它将产生有吸引力的成果)还是可行性(我参与这个项目,因为我的付出会致使它的成功)而做出某种行为。解释水平理论正是通过分析领导者对可取性和可行性的权衡来解释领导者冲击诠释行为,因此,下文将根据可取性与可行性以及这两个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冲击诠释行为做出进一步剖析。
  二、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冲击诠释机理分析
  (一)可取性维度:冲击距离
  根据解释水平理论,可取性维度对应高解释水平,高解释水平的心理表征更为抽象,关注结果。研究表明,如果领导者更多地考虑冲击事件的可取性即最终结果,则冲击距离可以作为可取性维度的衡量指标。冲击距离是指领导者与特定冲击事件的直接影响之间的距离。
  当冲击距离大时,领导者更倾向于将冲击诠释为机会,当冲击距离小时,领导者更易将冲击诠释为威胁。具体来说,当冲击距离大时,领导者面对冲击事件的心理距离增大致使解释水平变高,领导者拥有更抽象的心理表征从而更关注长远利益或公司整体利益。当长远利益占主导地位时,领导者更能以中立的态度去诠释冲击事件的机会和威胁。相反,当冲击距离小时,心理距离变小,领导者更关注短期利益或小组利益,他将会以“组内人”的身份去感知小组面临的威胁,在解释冲击事件时与相对中立的旁观者相比更难做到无偏好。因为低冲击距离使遭受的损失更为显著,处于低冲击距离的领导者也更倾向于赋予现有的(相比有概率获得但当下尚未得到的)资源更高的权重。因此,低冲击距离的领导者面对冲击事件时更易表露出消极的态度,进而将冲击事件诠释为威胁。相反,高冲击距离的领导者更倾向于表露积极的态度,更乐于将冲击事件诠释为机会。
  冲击距离通过心理距离来影响领导者的解释水平。在社会距离的研究中,McElroy和Seta发现,与个体相关性高的任务相比,个体相关性较低的任务,会倾向于被整体式加工,框架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