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6月中期

贵州凤冈县“县乡直达”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完善思路/陈欲晓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欲晓 日期:2018-07-09 18:14:04
接从县里下沉到乡村的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时,很多乡镇干部要么力不从心,要么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了乡镇政府与农村社会的直联互通。
  (二)社会组织在“县乡直达”改革中的服务功能和作用有限
  凤冈县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如推广建立“乡贤会”“百姓议事堂”等,以此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格局,在促进基层社会自治、法治、德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凤冈县在“县乡直达”改革中,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过多地强调政府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而对社会组织、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在“县乡直达”改革中,社区、农村的自治功能表现不强,居民、村民参与度不高,社会组织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能力薄弱、专业化服务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县乡直达”的后续发展。
  (三)“县乡直达”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实行“县乡直达”制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群众期盼的大量的民生民利事项,因此,每年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凤冈县总人口43.18万,经济总量小,工业“短板”问题突出,财政收入少,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县,从而导致各种民生民利事项短期内难以解决,“县乡直达”所需的专款难以到位等问题。同时,“县乡直达”改革实施后,乡镇财政缺口更大,只能靠县里的下拨转移资金维持乡镇各项工作的运转,难以充分履行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影响了乡村的有效治理。因此,财力薄弱必然成为“县乡直达”后续发展的致命症结所在。
  (四)干部群众对“县乡直达”还不太适应
  凤冈县从2009年开展基层改革实践以来,从“议事会”到“党群直议”,再到“四直为民”,在实现基层社会扁平化管理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有的乡镇干部对于“县乡直达”的认识不足,依然固守传统的无限政府观念来对待农村工作,导致村民自治呈现出“附属行政化”现象。有的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活力,明哲保身的意识严重,导致村民自治呈现出“过度自治化”的倾向。这些不良现象都给“县乡直达”改革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影响了县、乡、村、组四级的直联互通。
  (五)“县乡直达”后续发展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
  “县乡直达”实施以来,凤冈县通过搭建四级群众工作平台,建立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机制,并同时建立了干部责任追究制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县乡直达”的管理体系,对推进“四直为民”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县乡直达”的改革工作千头万绪,直接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而且许多改革措施仅凭县政府一己之力是难以完善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观念、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县乡直达”后续发展缺乏系统的、具有延伸性的政策配套措施和管理机制,因此,在实践中,既得利益部门的放权放利缺乏深度和力度,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方面缺乏长效机制,“村政乡治”“村治乡扰”等现象还大量存在。
  三、完善凤冈县“县乡直达”工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