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3月中期

古代官员不作为治理思想的现代诠释与借鉴/李景平 王 婷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景平 王 婷 日期:2018-04-03 17:00:09
  【摘  要】在纵向比较视角下,不难发现中国古今官员不作为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主要以避责畏烦而不想为、才能庸鄙而不作为、争学苟且而不敢为为表征。通过挖掘和总结蕴含在儒家礼乐之治、法家以法治国和道家无为而治这三大互相映衬交织的治国理念中关于官员不作为的思想,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思想对解决当前官员不作为问题的启发性价值。同时,在借鉴古代官员不作为治理思想时应坚持理性科学的态度,做到有扬弃地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 键 词】官员不作为;治理;表征;借鉴
  【作者简介】李景平(1958— ),男,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廉政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婷(1991— ),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官员‘不作为’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7AZZ014)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08-0057-03
 
  官员不作为是“为官不为”的同义词,指的是官员法定上及时有效履行职责的应然与官员程序上消极逾期不为的实然之间存在的偏差及矛盾,其实质是官员放弃权力、违背法律的一种行为。这种消极行为往往体现为不想为、不能为和不敢为,直接造成国家及地方行政效能低下、法规纪律松弛、干群关系疏远等后果。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官员不作为治理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儒法道杂用的治国理念中,这对解决现代类似问题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一、比较视角下古今官员不作为的表征及原因
  古代用“旷官”“具臣”等词来表征忝居官位、不称其职的官员,后世还有用“庸官”“太平官”“伴食”等词语表达此意。对比古今对官员不作为的描述,两者在其成因及表现上极具相似性,均可从不想为、不能为和不敢为进行归类分析。
  (一)以避责畏烦、因循守旧为表征的不想为
  中国古代“无功即有罪”的认知,表明人们普遍反对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罪的为官态度和行为。曾国藩《治心经》一书的《诚心篇》中有言:“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说的是从政者“躲事”而不认真处事,“避事”而不积极干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当是最大耻辱。
  对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官员不作为,也很容易发现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当时就有不少官员因权责发生变化而迷茫困惑。当前,以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为中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官员既定立场、职责关系、利益结构的调整,部分从政者因缺乏应对新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故畏怕烦劳或害怕处理不当而担责,表现出思想上的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及行动上的消极观望、敷衍了事、因循守旧。
  (二)以才行庸鄙、随波逐流为原因的不能为
  古代官员才能良莠不齐,在实际工作中能力平庸者往往不能作为、人云亦云,甚至成为位高权重者的附庸和点缀。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载,唐代的王及善才行庸鄙,任宰相一职期间毫无建树,“惟不许令史辈
[1][2][3][4][5]